空郊不可行,积砾与蒿平。
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
按图知旧垒,认柳识邮程。
一望淮阴墓,今人百感生。

淮安舟中

在淮安江上船行,空郊不可行,积砾与蒿平。

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

按图知旧垒,认柳识邮程。

一望淮阴墓,今人百感生。

注释:

  1. 空郊不可行——空旷的郊野无法行驶。
  2. 积砾与蒿平——堆积着石头和蒿草的平原。
  3. 菌耳悬枯木——枯萎的树木上挂着菌类植物的孢子。
  4. 烧痕入古城——烧焦的痕迹深入到古城之中。
  5. 按图知旧垒——根据地图可以知道过去的城堡。
  6. 认柳识邮程——通过柳树识别出邮路的途径。
  7. 一望淮阴墓——远远地望向淮阴的墓地。
  8. 今人百感生——如今的人心中充满了各种感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安江上乘船的情景,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如“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深沉而含蓄,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