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亭亭绿,风梢作意寒。
只如无市井,长似有波澜。
适性琴三叠,尊生药一丸。
苍髯白麈尾,都学晋衣冠。
【注释】
百亩:面积大。亭亭:挺拔。作意:有意为之。无市井:无世俗的喧嚣。适性:适合本性。三叠:泛指音乐的三种基本节奏,这里指弹琴的节奏。尊生:养生之道。白麈尾:用白鹿尾做的拂尘。都学晋衣冠:都模仿晋代人的服饰打扮。
【赏析】
《竹林限四韵》,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竹林的描写,赞美了竹的高风亮节,抒发诗人自己洁身自好、不随俗流的志向和情怀。
首联“百亩亭亭绿,风梢作意寒”,写竹之外形。百亩,形容竹子之大。亭亭,高大直立的样子。风梢,风摇动之处,此处借指竹林之中。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竹子高耸入云,挺拔苍翠的景象,同时传达出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第二联“只如无市井,长似有波澜”,进一步赞美竹子的品格。无市井,即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喧嚣。长似有波澜,意思是说竹子虽然生长在野外,但它却有着波涛般的壮阔气势,不受世俗影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清高脱俗、坚韧不屈的品质的赞赏。
第三联“适性琴三叠,尊生药一丸”,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适性,适应自己的性格和需求。尊生,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竹子能够适应自己的特性,弹奏琴曲时能够展现出优美的旋律;而人也应该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
最后一句“苍髯白麈尾,都学晋衣冠”,以竹比人,赞颂了竹林中那些像竹子一样坚贞不屈、气节高昂的人们。苍髯白麈尾,指那些胡须斑白、风度翩翩的隐士们。他们效仿竹林中那些挺拔的竹子,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品质。
整首诗通过赞美竹子的高风亮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洁身自好、不随俗流的志向和情怀。同时,也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