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烟条重,窗分翠叠澄。
诗要林处士,图请赵吴兴。
活景通千壑,闲观倚一藤。
匡床谁对语,合有韵高僧。
【解析】
“林纤月落”:月光穿过树林洒落下来。纤,指细长而柔美的枝条。
“帘卷烟条重”:帘子收起,烟雾笼罩着竹条。帘卷,形容帘子收起后的样子。
“窗分翠叠澄”:窗户映出翠色的山峦。窗分,窗上映出。
“诗要林处士,图请赵吴兴”:诗人要邀请隐居在山林中的林处士写诗,要请来隐居在吴兴的赵吴兴作画。
“活景通千壑,闲观倚一藤”: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千山万壑的景象,悠闲自在地观赏着一株藤。活景,形容景物生动鲜明。
“匡床谁对语,合有韵高僧”:谁能和我对话呢?一定是那位韵律优美的高僧。匡床,用匡(圆)木做床,即禅床。
【答案】
译文:
风拂过树林,月亮从树叶间落下。
帘子卷起,烟雾缭绕在竹上,窗前映出一片山光水色。
诗要请隐居山林的林处士,要请隐居吴兴的赵吴兴作画。
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千山万壑的景象,悠闲自在地观赏着一株藤。
谁还能与我对话呢?一定是那位韵律优美的高僧。
赏析:
此诗是作者向隐居的林处士及隐居于吴兴的赵吴兴请教绘画和作诗的问题。诗人首先以“风林纤月落”,描写了月下树林中景色,接着又写“帘卷烟条重,窗分翠叠澄”,描绘出一幅幽雅恬静的山水画面。诗人还以“诗要林处士,图请赵吴兴”,表达了自己求教的迫切心情。最后又以“活景通千壑,闲观倚一藤”,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全诗语言清丽、含蓄,富有哲理,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