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飒轻雷,浓阴泼地来。
丛中避粉黛,树底卧樽罍。
数点将穿屋,移时忽泛台。
只疑旧歌舞,化作雨云回。

【解析】

本诗是王维晚年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写景抒情,将花台与章台、粉黛与樽罍、风雨与歌舞等相对照,抒发了诗人在风雨交加之时,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富有情致。

(1)“龙君”指唐玄宗。“超”,超出;“徼”,边界。此二句说:天际突然飘来轻轻的雷声,浓密的树荫泼洒下来,覆盖着大地。这两句写天气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2)“丛中避粉黛”意思是说:在花丛中躲避着美人儿。这一句是说:在这美丽的春日里,自己只能和花儿作伴。

(3)“树底卧樽罍”意思是说:在大树下边,我卧在酒樽和酒杯之中。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美好的时刻,自己却只能独自享受这份孤独。

(4)“数点”三句意思是说:忽然之间,雨点打在屋上,时间不长,又飘到台上来了。这是写春雨之急,也暗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5)“只疑旧歌舞”意思是说:只觉得那往日里的歌舞已经化为雨云回到了天上。这一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在雨中,但心却在往昔的欢乐时光里。

鉴赏: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叛军攻陷京城长安后,诗人被俘至洛阳,从此结束了他一生政治上的坎坷。此时,正值暮春时节,诗人看到雨打花台,想起了往日的欢娱,于是写下这首诗。

诗的前四句写景叙事,写春雷、春雨、春花、春光。“龙君超徼集章台”一句点明题旨,表明是在春天。“超徼”即超越边界,这里指皇帝的御驾。“集章台”即来到皇家的花园——章台。“看花台为韵”一句表明是在章台上赏花。“看花台”就是“章台”,“为韵”就是“赋得”。从诗题来看,此诗应是王维早年的作品,因为《全唐诗》中并没有收录此首。此诗一上来,便以雷霆之势,写出了一个春天的来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接着诗人又描绘出一片浓阴,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春日图。

“丛中避粉黛”五句是说:在花丛中躲避着美人儿。这一句是说:在这美丽的春日里,自己只能与花儿作伴。“树底卧樽罍”五句是说:在大树下边,我卧在酒樽和酒杯之中。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的美好时刻,自己却只能独自享受这份孤独。“数点”三句是说:忽然之间,雨点打在屋上,时间不长,又飘到台上来了。这一句是说:自己的心事被春雨带走了,再也寻不回来。

此诗写景抒情,由眼前的花而联想到过去的事和人,抒发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前六句都是写景,最后两句才点出题意,是景中有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