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稀人识,僧雏尽老成。
花犹香废苑,石莫话前生。
壁上苔栖墨,廊间雨坏楹。
春衣能几日,又复过清明。
游崇国寺得明字
赏析与解读古诗意境
- 诗句逐句释义
- 入寺稀人识,僧雏尽老成:形容寺院内游客稀少,僧人显得更为成熟和稳重。
- 花犹香废苑,石莫话前生:指昔日的花园虽然已荒废,但石头上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 壁上苔栖墨,廊间雨坏楹:墙壁上的苔藓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而雨水滴落破坏了廊间的木梁。
- 春衣能几日,又复过清明:暗示春天的衣物难以长久维持,春天的到来再次提醒人们节日的来临。
- 译文及注释
- 译文:我在崇国寺中游赏,发现寺庙中的人来人往并不热闹,所有的僧人都显得十分成熟稳重。园中的花朵虽然依旧芬芳,但其背后却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我站在古老的墙壁上,看到墙上长满了青苔,似乎时间在这里留下了痕迹。雨滴打在廊间的木梁上,使得这些建筑受损,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春天的衣服似乎无法抵挡时间的考验,很快就会褪色,春天的到来让我再次感受到节日的气息。
- 注释:崇国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稀人识:形容游客稀少,很少有人注意到。僧雏:年轻的僧侣。成:成熟。废苑:荒废的花园。前生:前世。苔栖墨:青苔在墙壁上留下的痕迹。廊间:走廊之间的空间。雨坏楹:雨水侵蚀了廊间的木梁。清明:清明节,一个象征新生和希望的节日。
- 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崇国寺的历史沧桑和岁月变迁。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深沉而悠远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花犹香废苑”,“石莫话前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引发人们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思考。这种深入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还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自然景物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他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视角。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和生活,思考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意义。同时,它也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