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晓已先兴,轩车带睡登。
官程胶齿饭,乡思折腰菱。
野店歌鬟女,孤庵瀹鼎僧。
不酲亦不醒,沙里鼓鼟鼟。
晓出柏乡
清晨出发,已感到微明的天色。
轩车载着睡意启程,我带着疲惫上道。
官程漫漫,只能嚼着干粮充饥,乡思使我腰躬如折。
野店中卖唱的女子,孤庵中的僧人正在煮饭。
译文:
清晨出发,天已泛亮。我乘车上路,带着睡意。官途漫漫,我只能嚼着干粮充饥,乡愁使我弯腰。酒店里唱歌的女子,孤庵中的僧人正在煮饭。
注释:
- 晓出柏乡 - “晓”指清晨,“出”指出发,“柏乡”为地名。
- 未晓已先兴 - “未晓”即黎明时分,“兴”指起床,“已先”表示很早就起来了。
- 轩车带睡登 - “轩”是古代一种有窗的车,“车”指的是车辆,“带睡登”形容车子行驶时还带着人困乏。
- 官程胶齿饭 - “官程”即公务行程,“胶齿饭”指吃干硬的饭,因为长时间没有进食。
- 乡思折腰菱 - “乡思”指对家乡的思念,“折腰菱”形容因思念家乡而弯腰驼背。
- 野店歌鬟女 - “野店”指乡村的小店,“歌鬟女”指卖唱的歌女。
- 孤庵瀹鼎僧 - “孤庵”指偏僻简陋的寺庙,“瀹鼎僧”指烧水做饭的和尚。
- 不酲亦不醒 - “酲”指醉酒后的清醒状态,“也不醒”形容虽然有些醉意,但并未达到完全失去意识的程度。
- 沙里鼓鼟鼟 - “沙里”指沙漠中,“鼓”指用鼓发声,“鼟鼟”描述沙漠中的声音,可能是鼓声或其他声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出发前往柏乡的情景,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对旅行的无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