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澹秋容,游云忽自重。
斜披四五树,乱点两三峰。
马顾横桥水,僧归别路松。
岩深不见寺,烟里忽闻钟。

【注释】

  1. 书所见:杜甫《春望》一诗,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句,是此诗所本。
  2. 澹秋容:淡泊秋天的容颜。
  3. 游云忽自重:游动的云彩忽然显得庄重起来。
  4. 斜披四五树,乱点两三峰:指夕阳西沉时,远处山岭上稀疏分布着几棵树木,近处山峰被晚霞映得色彩斑斓。
  5. 马顾横桥水,僧归别路松:诗人在山路上看见马儿回望横卧在河上的桥梁、僧人走过山路后,在别的路上砍倒松树枝。
  6. 岩深不见寺,烟里忽闻钟:诗人走进幽深的山林深处,看不见寺庙,却能听到从烟雾缭绕中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写景为主,兼及人事。前四句为写景,后两句为抒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练。
    起句“落日澹秋容”,是说夕阳把秋天的景色染得淡雅而宁静。这里用一个“澹”字,把落日的余晖和秋天的景色融为一体,使画面显得更加和谐。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游动的云彩忽然显得庄重起来的生动画面。这一景象与前面的淡泊秋天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间四句,是写诗人在山路上所见所闻。“斜披四五树”是说在夕阳西沉时,远处山岭上稀疏分布着几棵树木。“乱点两三峰”是说近处山峰被晚霞映得色彩斑斓。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落日余晖中的山岭描绘得栩栩如生。“马顾横桥水”,是说马群在夕阳下饮水,回头望着横卧在河上的桥梁。“僧归别路松”,是说僧人走过山路后,在别的路上砍倒了一株松树枝。这两句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写出了人物的活动,使画面更加生动。
    末两句,诗人走进了幽深的山林深处,看不见寺庙,却能听到从烟雾缭绕中传来的钟声。这两句虽然描写的是静物,但却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练,是杜甫七律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