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青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径绕郎官舍,冠子桥通处士家。
好事每挥林下麈,清斋长试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别王百谷

河上清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泾绕郎官舍,冠子桥通处士家。

好事每挥林下麈,清斋长试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注释与译文

  • 河上清霜雁字斜:黄河上空飘荡着寒冷的霜气,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行,形成一道道斜飞的轨迹。
  • 西风匹马又天涯:秋风萧瑟,一匹孤独的马带着诗人向西远行,似乎已经到达了天涯海角。
  • 锦帆泾绕郎官舍:在一条小溪旁停歇,这里曾是王百谷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却只有锦帆点缀其中。
  • 冠子桥通处士家:一座古桥横跨河流,通向一位隐居处的士人家。
  • 好事每挥林下麈:时常有人在这里挥动着拂尘,进行学术交流。
  • 清斋长试谷前茶:在山脚下的谷前,常能品尝到新鲜的茶水。
  • 东邻不是无姝子:东边邻家的姑娘并不缺乏美色。
  • 眼底何人解浣纱:然而,在诗人眼中,谁能理解那种细腻而微妙的情感?

赏析

《别王百谷》是明代诗人袁宏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王百谷居所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离别前的依依不舍和对友人才德未得展现的惋惜之情。首联中“河上清霜雁字斜”用冷冽的霜气和南飞的大雁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象征着友人的远行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而“西风匹马又天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对才艺未能得到施展的遗憾。

中间两联则转向对过去友谊的回顾和未来离别的情感表达。“锦帆泾绕郎官舍”,“冠子桥通处士家”,这些地方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连接,也隐喻了双方心灵相通的纽带。而“好事每挥林下麈”与“清斋长试谷前茶”,更是将文人雅集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追求学问、品茗交流的生活乐趣。这些描述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场景的理解,也强化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不舍。

结尾部分,“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暗示自己的才学虽高超,但未必能得到赏识,从而引发了对王百谷才华未被理解的深切同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力感和悲观。

《别王百谷》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人物关系刻画,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明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