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对枯槎与钓缗,暮云斑驳似龙鳞。
青山不许谈新事,白鸟如曾狎故人。
宫閤参差十里水,衣冠包裹一生尘。
西门车马东门月,冷热从谁问假真。
【注释】
①梅子:即张九龄,字子寿,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方子公:即李白。
②枯槎(chá):枯木的枝柯。钓缗(shūmín):钓丝。
③龙鳞:龙鳞云,指晚霞。
④青山:指山色。
⑤白鸟:指白色的鸥鹭。
⑥宫阁:皇宫。
⑦东门月:指洛阳东门外的明月。“假”为“似”,比喻之词。真:真实。
⑧假真:指真假是非。
⑨参差:参差不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和好友张九龄以及李适之、李泌等在长安北安门外同饮,作此诗的。首联写秋日景色;颔联借景抒情,写对新事物不能苟同;颈联以水代人,以尘代物,暗喻世道污浊;尾联写诗人面对这种世道,不知所归。全诗意境幽远,情思绵邈,风格雄放而清奇飘逸。
首句写秋日景色,点明季节。“闲”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悠闲自在。“枯槎”与“钓缗”(钓竿),都指钓鱼。“暮云斑驳似龙鳞”两句,写诗人坐在北安门旁欣赏美景,只见天色渐暮,云气变幻莫测,好像一条龙在游动,色彩斑斓,光彩夺目。这里用“斑驳”形容云色,极言暮云的变化多端。“似龙鳞”则进一步写云彩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云彩的壮丽景象。“似龙鳞”是比喻,“斑驳”也是比喻,“龙鳞”是实写,三者互相配合,构成了一幅瑰丽无比的自然风景图画。这两句既写景又寓情,诗人在这里寄托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担忧之情。
三、四句以自然景物作比喻,抒发感慨。“青山不许谈新事”一句,意思是说青山是不会接受新事物的,因为青山不会理解新事物,所以诗人说“青山不许谈”;“白鸟如曾狎故人”的意思是说白鸟曾经亲近过老朋友,如今却疏远了,所以诗人说“如曾”。这里诗人把“青山”比作“故人”,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
五、六句写诗人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宫阁参差十里水,衣冠包裹一生尘”二句,意思是说朝廷中那些高官显贵们,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的,但这些人却是“裹着一身尘土”,他们不关心国事,只求个人升迁,这怎能使国家昌盛呢?作者借用《离骚》中的“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感慨,表达自己对朝政腐败的愤慨不平之情。
末二句写诗人面对这种世道,不知所归。“西门车马东门月,冷热从谁问假真?”意思是说:我身在东门,看着那冷清的城门上挂着一轮月亮,心里不免感到寂寞和凄凉。这两句是说,无论人们怎样问我什么是真假,我都无从回答,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这里的“真假”,实际上是指是非善恶的真伪标准,作者借以表达自己对是非善恶标准的困惑。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