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秋毛染鬓斑,深衣长褐古铜镮。
榻边石骨抽枯笋,盆里松根露浅山。
霜月洒来如白酒,菊花老去变红颜。
鸡声未动听宫板,已在车尘马足间。
伯修斋中
几点秋毛染鬓斑,深衣长褐古铜镮。
榻边石骨抽枯笋,盆里松根露浅山。
霜月洒来如白酒,菊花老去变红颜。
鸡声未动听宫板,已在车尘马足间。
注释:
- 一点两点的秋天毛发沾湿了鬓发,使鬓发斑白。
- 我穿着宽大的长袍,戴着古铜色的腰带。
- 榻边的石头上抽出了枯萎的竹笋,盆子里松树的根部露出了浅山。
- 冷月洒下如同美酒一般,菊花凋谢了也变得红润了。
- 鸡鸣时还未听到宫院里的鼓声,但已经可以听到车轮和马蹄的声音。
赏析:
这首《伯修斋中》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写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书房环境。诗中的主人公身着古代文人的长袍,戴着古铜色腰带,坐在书桌旁,窗外的秋风带来了几点秋毛,落在他的鬓发上,使得他看起来更加年迈。书桌上的文房四宝映衬着他的智慧与学识。
诗中提到“榻边石骨抽枯笋”和“盆里松根露浅山”,描绘了书房内景,石笋和松针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几分清幽和宁静的氛围。同时,“霜月洒来如白酒”这句形容月亮的光芒像美酒一样洒落下来,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菊花老去变红颜”。这里的菊花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尽管它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艳丽,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和尊严。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感悟。
最后两句“鸡声未动听宫板,已在车尘马足间”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喧嚣和繁忙。尽管外界的鸡鸣声还未传来,但车马的喧嚣已经打破了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这首诗通过对书房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