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拟上武牙滩,世味真吞栗棘丸。
腕上千珠胡语熟,秋来一影射堂寒。
面慈每觉违心易,肌疥当思忍痒难。
枵木如庵茶似掌,蓝堆山色倩谁看。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李攀龙创作的。全诗共四句,每一句的注释如下:
- 宦情拟上武牙滩:宦情比喻为在武牙滩上的船只,意指官场生涯。
- 世味真吞栗棘丸:世味比喻为吞咽着苦涩的栗棘丸,意指世态炎凉。
- 腕上千珠胡语熟:手腕上佩戴着千颗珠宝,胡语即西域的口音,意指异域风情。
- 秋来一影射堂寒:秋天来临,映照在射堂上的阳光变得寒冷,意指时光易逝。
- 面慈每觉违心易:面容慈爱时,常常觉得违背了自己的心意,意指人面兽心。
- 肌疥当思忍痒难:皮肤上长了疥疮,应该想到忍受疼痛的困难,意指痛苦难耐。
- 枵木如庵茶似掌:枵木即空无一物的木头,形容贫穷;茶似掌,形容茶水如同手掌般大。
- 蓝堆山色倩谁看:蓝堆山色,形容山的颜色如同蓝色堆积起来一样;倩谁看,意指无人赏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上的种种经历,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以武牙滩上的船只比喻官场生涯,以栗棘丸比喻世态炎凉,以胡语和射堂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人面兽心的批判,以及对于痛苦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