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懒无心更出关,清时梦亦趁人闲。
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
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
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写自己闲散无事时游赏自然景物的惬意心情。“惯懒无心更出关”,是说自己已经习惯了懒散的生活,懒得再出外了。“清时梦亦趁人闲”中的“清时”指“清明时节”。“趁人闲”即乘人之闲暇。这句诗是说:在清明这样的好季节,我也能趁着别人的闲暇时间做自己的事。“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几回寺里寻花去”是说自己在寺庙里多次寻找花来欣赏;“独自江头看水还”则是说自己独自一人站在江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这两句诗中的“处世”是指作者的生活环境;“栗里子”指的是陶渊明。陶渊明隐居在东晋时期名士中以高洁著称,他经常到东边的庐山上去游览,而这里所说的“玉泉山”是庐山上的一座名胜。“全家拟注玉泉山”意思是说他打算把家迁到那美丽的庐山上去居住。“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这两句诗是说:即使有千条万条清澈如翠绿的溪流,但哪里能看见它们呢?只有那些青翠的枝条也似乎露出了笑脸。“何由见”的意思是怎么能看到呢?“苍枝”是指树木的枝叶,此处泛指树枝。“破颜”是形容笑得很开心,面带笑容的意思。“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闲居之时。首句写诗人已经习惯了懒散的生活,懒得再出外了。次句写出诗人闲适的心情,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闲来无事,就找花来看,又找了几次,才找到了。然后独自站在江头,欣赏着眼前美丽的景色。第三句写诗人想移居庐山居住。最后一句是说:虽然千溪万溪都是清澈碧绿的,但到底哪里可以看到呢?只有那些青翠的枝条也似乎露出了笑脸,让人感到十分开心、愉悦。这首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富有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惯懒无心更出关,清时梦亦趁人闲。

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

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

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