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三度放花春,毕竟抛他凫舄身。
左手直教持老子,空闺断不哭佳人。
苔深旧灶丹池冷,胞发金台白朵新。
泪眼一丝能几许,那堪分洒两家尘。
注释:
哭夹山先生时先伯修归窆
河阳三度放花春,毕竟抛他凫舄身。
左手直教持老子,空闺断不哭佳人。
苔深旧灶丹池冷,胞发金台白朵新。
泪眼一丝能几许,那堪分洒两家尘。
译文:
在河阳三次盛开桃花的春天,终究还是抛弃了他那像鸭子一样轻盈的双脚。
左手拿着老子的经书,空闺中我怎能悲伤地哭泣美丽的佳人?
苔藓爬满了旧灶,丹池变得冰冷,白发如金的先生如今已长眠于白塔之下。
泪水滴落,如同丝线一般,能有多少呢?我怎么能将这两家的哀愁都分担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哀悼自己的老师兼朋友夹山先生。诗中表达了对夹山先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他去世的惋惜之情。
第一句:“河阳三度放花春”,这里的“放花”指的是夹山先生生前喜爱桃花。诗中通过“河阳三度放花春”这一描绘,展现了夹山先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
第二句:“毕竟抛他凫舄身”,这里的“凫舄”是指古代隐士所穿的鞋子,用来形容他们远离尘世,不受世俗干扰的生活方式。诗中通过这句话,强调了夹山先生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抛他凫舄身”则表达了人们对夹山先生这种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向往。
第三句:“左手直教持老子”,这里的“老子”指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诗中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夹山先生对道家思想的喜爱和推崇,同时也暗示了他那种超越俗世、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而“左手直教持老子”则是对夹山先生这种人生态度的赞美。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对夹山先生生活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第四句:“空闺断不哭佳人”,这里的“空闺”指的是无人居住的空房。诗中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夹山先生去世后,留下的只有空房和无尽的寂寞。而“断不哭佳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夹山先生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离去的悲痛。
第五句:“苔深旧灶丹池冷”,这句诗描绘了夹山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荒废无人烟。而“丹池冷”则形容了这个地方的现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夹山先生生前生活状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夹山先生去世后的惋惜之情。
第六句:“胞发金台白朵新”,这里的“胞发”指的是头发,而“金台”则是指高耸入云的高山或塔。诗中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夹山先生去世后,他的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就像他的白塔一样矗立在人们面前。而“白朵新”则形容了这种精神的新鲜和充满活力。
最后两句:“泪眼一丝能几许,那堪分洒两家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夹山先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无法分担其哀愁的无奈。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对夹山先生逝世后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