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丝雨洗残春,瘦朵浓条取次新。
桐叶烟中遮去艇,麦苗风里数行人。
钟彝屡辨商周识,绢帖闲翻晋宋尘。
碧草青畦烦指点,尚书高垒卧麒麟。

【注释】

江干:江边的岸边。瘦朵浓条:形容柳树细长柔美的枝条。桐叶烟中遮去艇:指在桐树叶的烟雾里,可以看见船儿来来往往。钟彝屡辨商周识:钟彝多次辨认出商周时期的器物。绢帖闲翻晋宋尘:指在闲暇之余翻看晋宋时期的作品。碧草青畦烦指点:指对绿色的草地和青色的畦田进行指点,形容指点迷津。尚书高垒卧麒麟:指尚书府邸高高的垒墙上有麒麟雕塑。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淳熙五年春在建阳任上所作的咏物诗。全诗写江边景色,托物言志,寄情于景,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及报国之志。

首联两句以“洗残春”、“取次新”写雨后的江边,用“洗残春”、“取次新”两个词语写出了春天过去,新的春天来临的景象,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颔联两句写江边景色,“去艇”与“数行人”,一前一后,一动一静,形成一种动静相间的画面。“去艇”指的是过往的船只,而“数行人”则指行色匆匆的行人,这两句话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江南水乡画面。

颈联两句以“钟彝”和“绢帖”为线索,将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钟彝指的是古代钟鼎文饰上的图案,而绢帖则是指古代的书画作品,这两句话既表现了历史的沉淀,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尾联两句以“碧草青畦”和“尚书高垒”为关键词语,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尚书高垒”指的是尚书府邸的高大城墙,象征着权力、地位;而“麒麟”则是传说中的吉祥之物,象征着美好的愿望。这两句话既表现了景物的美好,又寓含着诗人的期盼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报国情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美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