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石脉溜春渠,长日关门扫地居。
莲叶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读方书。
丛筠傍屋多臧鸟,小市通江易得鱼。
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浇锄。
四弟旃檀馆即事
淙淙石脉溜春渠,长日关门扫地居。
莲叶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读方书。
丛筠傍屋多臧鸟,小市通江易得鱼。
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浇锄。
注释:
- 淙淙石脉溜春渠:石脉流动的声音潺潺如同在春天的水流中。
- 长日关门扫地居:长时间地关上门,清扫地面,居住在那里。
- 莲叶漏中兵研汁:用莲叶包裹的液体研磨成的汁液,可能是一种香料或者饮品。
- 木香花底读方书:在木香花盛开的地方阅读方书,可能是一本医药或养生的书籍。
- 丛筠傍屋多臧鸟:周围有竹子,可以栖息很多鸟类。
- 小市通江易得鱼:附近的小市场与长江相连,容易得到新鲜的鱼类。
- 洗墨焚香幽事了:用墨水和香气完成一些宁静的事情。
- 庭莎增草佞浇锄:庭院中的草长得旺盛,需要用工具去除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首句“淙淙石脉溜春渠”,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溪流的声音,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长日关门扫地居”则展现了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通过长时间的闭门不出和清扫庭院来寻找内心的宁静;“莲叶漏中兵研汁”和“木香花底读方书”两句,则分别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乐趣:品味生活中的小确幸,以及在自然和书籍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丛筠傍屋多臧鸟”,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小市通江易得鱼”则描绘了市场的繁荣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最后两句“洗墨焚香幽事了”,则是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宁静的满足;“庭莎增草佞浇锄”则反映了诗人勤劳的一面,他不仅享受着生活,还不忘照顾庭院的花草,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心。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