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柳侵街水接门,东风缬缬澹微温。
久乘下泽无官韵,乍著红衫有摺痕。
皓首赪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
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樽。
【解析】
“湖柳”二句,写元日的景色。湖柳拂水,门临湖岸;东风拂来,微温可感。此句中“缬”(xuè)为古代丝织品名,这里指春风吹动着柳条。
“久乘”二句,写诗人久居乡村的感受。“下泽”,泛指乡野。这两句意思是:我长时间居住在郊外乡村,没有什么官职俸禄可拿,所以生活比较清苦。
“皓首”二句,写元日的情趣。“碧芽”,嫩芽。“成村”,即指新种的绿树。“皓首赪颜俱入市”,意即白发苍苍、面颊黝黑的老人和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年轻人都到市场上来了。
“归来”二句,写作者回到城里的情景。“且坐梅花下”,意即暂且坐在盛开的梅花树下休息。“鹅黄四五樽”,意即喝掉四五杯用鹅黄色的酒。这两句的意思是:回到城里后,我坐下来在梅花树下饮酒,倒上四五杯酒喝掉了。
【答案】
乙巳元日(元日即初七日),湖柳侵街水接门,东风缬缬澹微温。久乘下泽无官韵,乍著红衫有摺痕。皓首赪颜俱入市,碧芽
新鸟又成村。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樽。
译文:
正月初一的早晨,湖水边上的柳树伸进城门里,江上的东风轻轻吹来,水面上泛起微微的波纹。
已经多年没有官职俸禄可以领受了,现在突然有了一笔小钱可以买些东西了,于是买了一件红色的衣袍,衣袍上还留有折痕。
头发花白,面颊发黑的老人们都来到集市上去卖东西,嫩绿的柳叶和刚刚长出的新芽都成了村里人的食物。
回到城里之后,我找了一处地方坐下,喝起酒来。倒上四五杯酒喝掉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景结情,借对景物的描绘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涯厌倦的心情。全诗从节令入手,写湖边的杨柳、门前的流水,以及春风拂柳的轻曼之态,勾勒出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接着,诗人由景及人,描写了人们欢度佳节的热闹情景。特别是“久乘下泽无官韵”“乍著红衫有摺痕”,既写出了久离官场之人的闲散之情,也表现了新春伊始的喜悦心情。而“皓首”以下四句,则以反衬手法,突出了作者的落寞之感。“皓首红颜俱入市”,是说头发花白,面颊黝黑的老人和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年轻人都到市场上来了。这一句中的“俱”,就是“全都”的意思,它说明老人和青年都是到市场来参加节日活动的。“皓首”,“皓”通“皓”,白色;“皓首红颜”,即白发和红脸;“皓首”与“红颜”相对照,更显老幼不同年龄的人都在市场里活动,这就把整个市场的热闹气氛烘托了出来。“碧芽新鸟又成村”,则是进一步写市场的景象:嫩绿的柳叶和刚刚长出的新芽都成了村里人的食物。这里的“碧芽”,指的是刚发芽的柳树。“新鸟”,指新生的小鸟。“又成村”,指这些刚长出的芽和鸟,又回到了村庄里去。“又”,在这里是一个连词,它的作用是连接两个并列的宾语。这两个并列的宾语是“碧芽”和“新鸟”。“又成村”,也就是这些芽和鸟重新回到了村庄里去了。“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樽。”最后两句,诗人回到城中,找到一处地方坐下来,喝酒。他倒了四五杯酒喝掉,然后起身离开。这两句写得非常简洁,但很有意境。“归”、“且”、“坐”、“梅花”、“倒却”等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画面:诗人独自坐在梅花树下饮酒,将酒喝尽。这两句诗虽然只写了一个场景,但通过这个场景,读者可以想象出一种很美的境界,那就是诗人在梅花树下悠然自得地饮酒,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让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