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垆别去路漫漫,泽国空馀九畹兰。
白骨千年知已在,玄言湖海和人难。
秋江寂寞龙孙死,夜壑萧条鬼火寒。
痛杀君山笛里月,可同仙子一凭栏。

注释:

黄垆:黄泉,指墓地。

泽国:指江州,即江西九江地区。

九畹兰:一种香草,这里比喻屈原。

玄言:深奥的哲理之言,这里指庄子的《南华经》。

秋江:指长江。

龙孙:神话传说中龙子,这里指屈原。

夜壑:指山谷。

痛杀:非常悲痛。

君山:洞庭湖中的小岛,相传为湘君和湘夫人游宴之地,也指屈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大历三年(768年)。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遭遇的惋惜之情。全诗以悲凉的笔调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朋友离世后的凄凉景象,以及他对朋友的深深哀思。

诗的开头,“黄垆别去路漫漫”,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艰难道路,暗示了朋友离世后,他只能孤身一人在茫茫人海中寻觅。接着,“泽国空馀九畹兰”,用九畹兰花来比喻屈原,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中间四句,“白骨千年知已在,玄言湖海和人难”,描绘了朋友死后的景象,以及他对朋友遭遇的感慨。其中,“白骨千年”形象地描绘了朋友离世后的孤独与凄凉;“玄言湖海和人难”则表达了他对朋友生前高洁人格的赞美。

最后四句,“秋江寂寞龙孙死,夜壑萧条鬼火寒”,描述了秋天的江水、夜晚的山谷以及鬼火闪烁的景象,进一步衬托出朋友离世后的凄凉景象。而“痛杀君山笛里月,可同仙子一凭栏”,则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悲凉的笔调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朋友离世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对朋友的深深哀思。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