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峨眉二十春,冰花破处石鳞鳞。
凭将遍吉书一纸,传与东洋打坐人。
【注释】
一踏:踏上。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为蜀中名胜。二十春: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此时正是峨眉山雪后初晴的时候。冰花破处:冰花消融的地方。石鳞鳞:指山上的岩石像鱼鳞一样排列着。吉:吉祥。遍吉书:指佛经。打坐人:即和尚。
【译文】
我踏遍了峨眉山整整二十年,这时山里正逢大寒,冰雪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凌也融化了,像鱼鳞一般排列着。请你将这佛经给我寄到东洋去,传给那里的和尚打坐修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从东洋来的一位和尚归国时所写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自己与这位和尚的交往。诗人与东洋和尚交往甚密,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踏峨眉廿四春”句,诗人回忆自己与这位和尚交往的二十多年来的种种情景,其中既有他们之间的亲密友情,也有彼此间的相互切磋。“凭将遍吉书一纸”,意思是说,我送给你一张佛经,你可以好好地研究。
诗的第三句写诗人对这位和尚的嘱托。“传与东洋打坐人”,意思是说,请你把佛经带给那位和尚,让他在那里打坐修行吧。这里用了一个“传”字,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和尚的深情厚谊。
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送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今西出无因见”,意思是说,我今天要西去长安,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了。“凭君莫话封侯事”,意思是说,请你不要谈什么封侯之事,我现在要去西京长安做官,恐怕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你了。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送别的对象都是僧人,因此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诗中通过诗人与东洋和尚的交往和送别这一事件,展示了诗人与送别对象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