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
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王闇然馆中看梅
王闇然在馆中欣赏梅花,
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
他向别人借来了马家的一对美发,
那秀美的容颜如同槿篱间的一株梅花,清新脱俗。
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偶尔随着寒风飘散而去,却把书声带入了离别的群山。
注释:
- 馆中看梅:指在书房内欣赏梅花。馆中,书房。
- 乞得:借用;求借。
- 马家:指马氏家族。这里泛指马姓女子。
- 双玉鬟:形容女子的秀发像两个白玉做成的发簪。
- 清姿濯濯:意思是清丽俊俏、仪态轻盈。
- 槿篱间:即“篱”字的中间部分,槿树的花。
- 幽香:梅花散发的香气。幽香,芳香而不浓烈。
- 寒风:寒冷的风。
- 别山:分别的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首联写梅花之美,颔联写梅花之韵,颈联写梅花之雅,尾联写梅花之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首联“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女子拥有马家的秀发,她的容颜如同槿树花一样清丽俊俏,在院子里独自欣赏着梅花。这里的“乞得”表示女子从别人的手中借来这束头发,而“清姿濯濯”则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这句诗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韵味和女子的情感。梅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仿佛要随寒风吹走一样,而女子则将读书的声音带入了离别的群山之中。这里的“幽香”指的是梅花散发出的芬芳,而“带却书声”则表示女子带着书声一同离去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梅花和女子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颈联“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继续描绘了梅花的韵味和女子的情感。梅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仿佛要随寒风吹走一样,而女子则将读书的声音带入了离别的群山之中。这里的“幽香”指的是梅花散发出的芬芳,而“带却书声”则表示女子带着书声一同离去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梅花和女子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尾联“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人用“带却书声过别山”作为结尾,既点明了主题——借梅花与书籍寄托离情别绪,又巧妙地运用了“带却”一词,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离别之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