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劫何须怨祖龙,南寮师弟北师公。
元宵夜月春灯里,半入儿童火爆中。

【注释】

祗园理藏: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曾隐居少陵草堂,后人称其为“杜拾遗”,杜甫的诗被称为“杜拾遗体”。

完:完成。

南寮:即南斋,是唐玄宗时翰林院的别称。

北师公: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世称颜鲁公)和唐代画家吴道子(字道子)。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灯节。

春灯:元宵节燃放的彩灯。

火爆:指爆竹声。

【赏析】

这首诗写元宵佳节,诗人杜甫对国运兴衰、人事更替感慨万千,以自嘲之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首句“书劫何须怨祖龙”,意谓读书人何必怨恨当今皇帝呢?作者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书,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不是在朝中争权夺利。

第二句“南寮师弟北师公”,暗指当时的政治局势,南方有宰相杨国忠,北方有节度使安禄山。作者以“师弟”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地位低下,但心忧天下,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而是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挺身而出,辅佐朝廷,振兴国运。

第三句“元宵夜月春灯火里”描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人们在明亮的月光下欣赏美丽的春灯,欢歌笑语,其乐融融。这一句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寓含了作者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

末句“半入儿童火爆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百姓生活的关注。爆竹声声,喜庆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孩子。然而,这美好的节日氛围背后却隐藏着国家的危机。作者借元宵佳节之际,以自嘲之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