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伴青山作主人,门前衲子去如尘。
法堂草长深三尺,更与腰镰走一巡。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辙。

注释:

  • 德山遇大智:德山是佛教禅宗的一个地名,与一位名为龙湖的老友相遇。
  • 龙湖旧侣:指那位与德山相遇的老友。
  • 好伴青山:意为喜欢和青山为伴。
  • 主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门前衲子:门外的僧人。
  • 去如尘:离去如同灰尘一样迅速无踪。
  • 法堂草长:法堂(即佛堂)里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 深三尺:形容草地生长得异常茂盛,以至于达到了一尺之深。
  • 腰镰:手持镰刀的人,这里用来比喻僧人在田间劳作的样子。
  • 走一巡:表示行走了一次或一圈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田园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诗人以主人翁的身份自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中没有直接描绘人的动作,而是通过描写环境、植物以及人物的活动来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首句“好伴青山作主人”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第二句“门前衲子去如尘”则展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他们像尘土一般,不问世事,专注于内心的修行,这种态度令人感到宁静和淡然。第三句“法堂草长深三尺”,描绘了寺院里草木丛生的景象,暗示了寺院的幽静和远离尘嚣的环境。最后两句“更与腰镰走一巡”则描绘了僧人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对劳动的重视和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植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生活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