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头有眼师辨取,响里寻文我不知。
前日少陵祠上过,秋花秋鸟总如诗。
棒头有眼师辨取,响里寻文我不知。
前日少陵祠上过,秋花秋鸟总如诗。
注释:
棒头有眼师辨取,响里寻文我不知。
棒头:禅宗的棒子,用来打人的木棍,比喻禅理或佛性。
秋花秋鸟,秋天的花卉和鸟鸣之声,都富有诗意。
译文:
在棒头上寻找智慧的人能辨别出来,而在声音中寻找文字的人我却不知道。
前几天我在少陵祠上经过,看到秋天的花和鸟,都像一首诗一样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甲辰中秋过后的第二天,礼德山鉴大师塔时偶成四偈,并示同行的诸衲之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韵脚分别是“i”、“i”、“ao”和“ao”。
首句“棒头有眼师辨取”,意思是在禅宗的棒子里寻找智慧的人能辨别出来。禅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而棒子是打人的工具,因此棒子也是佛性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宗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响里寻文我不知”,意思是我在声音中寻找文字,但却不知道这些声音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语言的困惑,他无法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声音背后所蕴含的深意。这也反映了他的禅宗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深刻的含义,而我们只是需要去发现和领悟它们。
第三句“前日少陵祠上过”,是指诗人前几天曾经在少陵祠上经过。少陵祠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祠堂,诗人在这里可能看到了杜甫的作品,感受到了他的诗歌之美。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他不仅欣赏杜甫的诗歌,还对他的人格和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尾句“秋花秋鸟总如诗”,是指秋天的花朵和鸟儿都像是一首诗。诗人用“诗”来比喻秋天的花朵和鸟儿,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这一句也体现了他的禅宗思想,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深刻的意义,而我们只需要去发现和领悟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