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瞳红颊照霜明,尚父前头倚杖行。
七十老翁犹膝下,为人争不羡为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7个字。第一句写诗人年老时仍得到谢公、京兆君的扶掖,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深深的尊敬和关爱;第二句通过“犹”字写出了诗人虽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仍然健步如飞;第三句用典,以“尚父”指代谢公、京兆君,表达了自己虽然年纪大,但依然受到尊重和爱护的满足之情;第四句直接抒发了感慨:七十岁高龄的人还在人下,能不羡慕别人当哥哥吗?“争不羡为兄”是全诗的主旨。

【答案】

译文:

我年过七旬,还受谢公、京兆君的扶掖,表达出自己对他们深深的尊敬和关爱。

尽管我已经年老体衰,但精神矍铄,健步如飞。

七十岁高龄的我还在人下,能不羡慕别人当哥哥吗?

赏析:

首句点明自己年龄虽老,却受到谢公、京兆君的扶掖,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敬爱之心。“伯子”指谢安,“京兆”指谢安的封地,这里指谢安,“时年”是指作者在谢安身边的时间,“七十趋走膝下有若稚子”意思是:我年过七旬,还在人下,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啊!“稚子”指小儿子,“趋走”指行走。“膝下”指子女或晚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年过七旬,仍在谢安等人手下奔走,就像孩子一样。“凡”通“凡”,即全部。这句意思是:我所经历的,都是谢公等人的事。“拜起俯仰皆京兆君扶之”,意思是:我起身、弯腰、俯身都由京兆君扶着,表现出谢公等人对我的敬重。

颔联运用典故,写谢安的为人。“尚父前头倚杖行”,尚父是东晋开国大臣谢安的表字,《晋书·谢安传》说:“安既贵显,居处服玩,宾僚投其奇货。”《世说新语·雅量》说:“谢太傅(安)云:‘顾长康(顾恺之)之为人也,虽复才思绮密,然瑕疵者,施之越人也。’”据此可知,谢安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德高尚。“碧瞳红颊照霜明,尚父前头倚杖行”,意思是:他(谢安)眼睛碧绿,面颊红润,犹如冰霜一般皎洁明亮;他拄着拐杖走在前头,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颈联进一步写谢安为人的美德。“七十老翁犹膝下,为人争不羡为兄”,意思是: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还能在人们脚下行走,怎能不让人羡慕呢?“争不羡为兄”意思是:谁能不羡慕别人做兄长呢?“争”,岂敢;“羡”,羡慕。

尾联总结上文。“七十老翁犹膝下,为人争不羡为兄”,意思是:一个七十岁的人还能在别人脚下行走,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争”字在这里是岂敢的意思,“羡”字则是指羡慕的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