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年知得是辰生,甲子校君少一更。
过去一般无影迹,何妨呼我作同庚。
【注释】:
天宁洲逢老僧(天宁寺,今江苏扬州市西大明寺,建于唐代。)
一百一岁(指年寿高。)
问年知得是辰生,甲子校君少一更。(问年知得是辰生,意思是问年龄才知道是辰年出生的;甲子校君少一更,意思是甲子岁校时官差少了一更,即一更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4个小时)。
过去一般无影迹,何妨呼我作同庚。(过去一般无影迹,意思是过去一般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何妨呼我作同庚,意思是何妨称呼我为同庚,即同年人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僧人的年龄和出生年份,以及他的年龄在社会上的名声。
首句“天宁洲逢老僧一百一岁”,直接点明了诗人与这位老僧的相遇地点——天宁洲,也直接点明了老僧的年龄是一百一岁。这里的“逢”字,既可以理解为偶然的相遇,也可以理解为有目的的寻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诗人与老僧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情感联系或深厚的友情。
第二句“问年知得是辰生,甲子校君少一更”,则是从年龄的角度来进一步描绘老僧的形象。这里的“辰生”指的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年龄,而“甲子校君少一更”则是说老僧的年龄比标准的甲子年少了一年。这里既有对老僧年龄的调侃,也有对他长寿的赞美。
第三句“过去一般无影迹,何妨呼我作同庚”,则是从老僧的人生经历上来进一步描绘他的形象。这里的“过去一般无影迹”指的是老僧一生的经历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辉煌;但“何妨呼我作同庚”则是说他虽然年纪大,但在社会上依然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年龄的描述、对他的生活经历的描绘以及对他的社会地位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僧的人生百态和丰富内涵。同时,诗中的用字、用语也十分讲究,如“逢”、“得”、“少”、“何妨”等词的使用,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