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
饶他紫金身,只是泥与草。
朝来白照面,三十二种好。
终日忙波波,忘却自家宝。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禅宗诗。它出自唐代诗人寒山、拾得的作品,是他们两人的唱和之作。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第一句是题目,后面紧跟着就是正文。正文的每一行都是一句诗,最后一行是尾声。
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释义:
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1)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2)
饶他紫金身,只是泥与草。(3)
朝来白照面,三十二种好。(4)
终日忙波波,忘却自家宝。(5)
【注释】
- 仲春十八日:指农历二月十八日,寒食节后第一天。
- 若以色见我:如果用外在的颜色或形式来看待你我,那就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 紫金身:佛教中的一种比喻,意指菩萨的金色身相。
- 三十二种好:佛教中讲菩萨有三十二位好(即功德),这里可能是指菩萨的三十二种德,但更可能是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
- 自家宝:指自己的内心宝藏,也就是佛性或本性。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人们常常被外在的事物迷惑,忘记了真正的自我。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