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
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
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
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

【注释】:

  1. 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 “晞”意为晒干,“檐”是屋檐下的部分,泛指屋檐。
  • “微微”形容苔甲轻轻凸起的样子。
  • “苔甲”是指长在石头或瓦上的青苔。
  1. 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
  • “虚置”指的是空置不用。
  • “鸠妇”是鸠鸟的雌性叫声。
  1. 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 “垆”是陶瓷制品,通常用作烧制瓷器的窑炉。
  • “熨”是用蒸汽使物体受热变暖。
  • “一片沉心死”意味着心境变得深沉而平静。
  1.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
  • “乍闻”是突然听到的意思。
  • “塾”是古代的学校,也称为书舍。
  • “摊润纸”指的是把湿漉漉的书页摊开来晾干。
  1. 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
  • “乳鸟”指的是初生的小麻雀或小燕子。
  • “掠红紫”是形容小鸟儿飞过时,掠过花朵,带走了花瓣上的红色和紫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稍带忧郁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语言,将一幅充满生机但又带有某种寂寥感的画面呈现出来。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的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

首句“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诗人用“吐”和“舒”这两个动词,赋予了梅花与竹子以生命力,使得它们不仅仅是静态的存在,而是有着生命气息的自然元素。梅花在冬天中绽放,其冷艳之美恰如其名,竹子则以其挺拔的姿态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的句子“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通过对光线、影子和苔藓的描述,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微妙的氛围。阳光照射下的屋檐、反射的影子以及轻轻生长的苔藓,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不失静谧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多地关注了人类的情感世界。“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诗人选择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空置的书桌前,静静地坐着,聆听着鸠鸟的叫声。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安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是沉思。

最后两行“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仿佛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古物的灰烬之中,那种深深的思考、沉淀的情感达到了极点,以至于可以称之为“心死”。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也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体悟。

这首诗整体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微妙而美妙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