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身,宿鹭熟吾貌。

床几落柯文,临风忽一笑。

净月贮空潭,如以照䘖照。

递互发光明,幽阴洗晴耀。

面石张枯桐,自发凄寒调。

疾风传远林,万类振清窍。

【注释】:

  1. 月下:指在月光下,形容景色清冷而幽静。
  2. 明月照我身,宿鹭熟吾貌:月光照亮了我身体,宿鹭的轮廓映入了我的眼帘。
  3. 床几落柯文:床和几上的竹制家具上积满了落叶。
  4. 临风忽一笑:面对着微风轻轻一笑。
  5. 净月贮空潭,如以照䘖照:明亮的月光洒满深潭,仿佛用镜子反射出皎洁的光芒。
  6. 递互发光明,幽阴洗晴耀:相互交错地发出光芒,使得阴暗的地方也变得明亮起来。
  7. 面石张枯桐,自发凄寒调:面对冰冷的石头,树枝上挂着枯萎的桐叶,发出了凄凉的声响。
  8. 疾风传远林,万类振清窍:疾风呼啸而过,远处的树林中各种生物都振动着它们的呼吸器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通过月光、风、水、树等自然元素的组合,展现了一幅幽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诗人借助这些自然元素,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月下”,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和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紧接着,“明月照我身,宿鹭熟吾貌”两句,通过“月下”这一主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景象。月亮高悬于天空,照亮了作者的身体,使宿鹭的轮廓清晰地映入眼帘。这里的“宿鹭”指的是栖息在岸边的水鸟,它们的羽毛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床几落柯文,临风忽一笑”两句,诗人转向室内,描述自己躺在床上,望着几案上散落的树叶,突然之间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并微微一笑。这里的“床几”指的是卧室中的床和几案,而“落柯文”则形象地描绘了树叶从树枝上飘落的场景。“临风”则是指站在风中,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第三四句“净月贮空潭,如以照䘖照”与前两句形成了呼应。诗人将明亮的月光比作镜子,将月光反射出的光辉洒满深潭,使得整个画面都变得明亮起来。这里的“净月”指的是清澈的月光,而“贮空潭”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潭水中的情景。

第五六句“递互发光明,幽阴洗晴耀”与前面的句子相呼应,描述了月光如何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光明。这里的“递互”指的是光线交错地传递,而“幽阴洗晴耀”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洗净了原本阴沉的空间。

最后两句诗“面石张枯桐,自发凄寒调”与前面的景色形成了对比。诗人面对冰冷的石头,看到树枝上挂着枯萎的桐叶,感受到了凄凉的气氛。这里的“面石”指的是面对冰凉的石头,而“张枯桐”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枝上的梧桐叶已经枯萎的状态。

最后一句“疾风传远林,万类振清窍”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随着疾风的到来,远处的树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振动着它们的呼吸器官,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远林”代表了树林的深处,而“振清窍”则形象地描绘了动物们在风中活动的样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