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面二十年,登临才半次。
濡雨出层岚,未曾留一字。
青山笑主人,何事近相易。
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
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
兀然三四峰,反覆无可记。
孱陵一万家,家家立生翠。
倍远倍高寒,淡冶如秋睡。
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
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
见培塿则喜,何况发姿媚。
见色不见山,此是山三昧。
舟中望黄山
识面二十年,登临才半次。
濡雨出层岚,未曾留一字。
青山笑主人,何事近相易。
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
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
兀然三四峰,反覆无可记。
孱陵一万家,家家立生翠。
倍远倍高寒,淡冶如秋睡。
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
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
见培塿则喜,何况发姿媚。
见色不见山,此是山三昧。
注释:
- 识面二十年:认识对方已经二十年了。
- 登临才半次:登临的次数很少。
- 濡雨出层岚:被雨淋湿的雾气从层叠的山岚中冒出来。
- 未曾留一字:没有留下一个字迹。
- 青山笑主人:青山好像在嘲笑主人一样。
- 何事近相易:为什么要改变近处的景象呢?
- 墨潘汗巉岏:墨潘山像一座巉岩一样高耸。
- 数尽他家事:计算清楚他家的事情。
- 主人忽沉想:主人忽然陷入深思。
- 为君构幽丽:为你构思优美的景色。
- 兀然三四峰:山峰孤独而又清晰可见。
- 孱陵一万家:孱陵有一万户人家。
- 倍远倍高寒:更远的地方更高的地方更寒冷。
- 淡冶如秋睡:颜色淡雅明亮,像秋天的睡眠一样恬静。
- 昔我登郡楼:以前我在郡楼上看风景。
- 微芒见葱髻:微微的光亮中能看到人的发髻。
- 越三峡而南:越过三峡向南走。
- 千里尽平地:千里之内都是平坦的土地。
- 见培塿则喜:看到培养的石头就高兴。
- 何况发姿媚:更何况头发姿态也很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黄山美景的诗。诗人在舟中眺望黄山,看到了青山与云雾交织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他感叹于黄山的高峻、陡峭和壮丽,同时也对人世间的变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