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龙门称千里,天下风流属袁氏。以兹仙郎复檀名,依然弹冠粉署里。
我见行馆沙市傍,市上桃花照春浪。章华绕路幽兰笑,巫峡趋门玉练长。
主人经年忽回首,父老相赠一卮酒。游今争勒羊公碑,商妇共挽遗爱柳。
龙洲江上一片石,仿佛留君向君揖。甲帐开时云不流,锦帆过处香犹袭。
傲然一舸下江浦,直到浔阳九折处。湘娥绿粉扫晴烟,小孤云鬟逗秋雨。
三湘九江昔所悲,长沙曾此别东篱。我今与子忝同谱,别意悠悠谁与吐。
君不见四世五公声名极,青眼望君君努力。
【注释】
①袁水部:即袁宏道,号石公。
②自从龙门称千里,天下风流属袁氏:袁宏道的诗名远扬,其文才也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的文章和书法都得到了当时人们的高度评价,因此他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天下风流属袁氏”是说袁宏道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③以兹仙郎复檀名:袁宏道字中郎,这里说他像神仙一样高雅,有仙人的才华。
④依然弹冠粉署里:袁宏道曾经在官府任职,现在又回到这个官场上来。
⑤我见行馆沙市傍:袁宏道曾在荆州做官,后来回乡,住在沙市的行馆里。
⑥章华绕路幽兰笑:章华台位于沙市,是古代楚国的一座宫殿,这里指代沙市。
⑦巫峡趋门玉练长:巫峡是三峡之一,位于沙市附近,这里的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景色十分壮观。
⑧主人经年忽回首:袁宏道已经离开沙市多年了,现在忽然想起了过去的事情。
⑨父老相赠一卮酒:袁宏道离开沙市后,当地的人民为他送行,给了他一卮酒。
⑩游今争勒羊公碑:羊祜曾任荆州刺史,他在荆州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为百姓造福。袁宏道在这里怀念羊祜,希望后人效仿他的做法。
⑪商妇共挽遗爱柳:商妇们一起拉着柳树的手,表达了对羊祜的怀念之情。
⑫龙洲江上一片石:龙洲是一处风景名胜区,位于沙市附近的长江之中。这里用“一片石”来形象地描绘龙洲的美景。
⑬甲帐开时云不流:袁宏道曾住过一座豪华的别墅,现在重新建造时,云彩也不流动了,形容他的心境宁静。
⑭锦帆过处香犹袭:锦帆船经过时,香气扑鼻而来。
⑮傲然一舸下江浦:袁宏道乘坐的船傲然地驶向江浦,形容他的心情舒畅。
⑯直到浔阳九折处:浔阳是九江郡的一个县,这里指代江边的一个地方。
⑰湘娥绿粉扫晴烟:湘娥是传说中的一种美女,她手持绿扇子,扫去天空中的云雾。
⑱小孤云鬟逗秋雨: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长江中游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用“云鬟”来形容女子的长发,比喻山峰的美丽动人。
⑲三湘九江昔所悲,长沙曾此别东篱:三湘是指湖南的湘江、潇水和蒸水,九江则是指九江郡的所在地。这里用“三湘”、“九江”来表明地点。东篱是古人常去的地方,这里指代袁宏道曾经去过的地方。
⑳我今与子忝同谱:我与你都是诗人,我们共同谱写诗歌。
㉑君不见四世五公声名极,青眼望君君努力:袁宏道曾经担任过多个官职,他的名声非常显赫。他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很严格要求,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成就。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袁宏道的生平事迹为题材,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袁宏道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咏史怀古诗。
首联“自从龙门称千里,天下风流属袁氏。”诗人以袁宏道的文才闻名于世为引子,赞美了袁宏道的才华横溢。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袁宏道的文学地位,也为下文作了铺垫。接着,诗人以“以兹仙郎复檀名”一句,将袁宏道比作一位神仙般的人物,突出了他的非凡才华。这一笔既赞美了袁宏道的文才,又为其后续的经历做了铺垫。
中间两联“我见行馆沙市傍,市上桃花照春浪。章华绕路幽兰笑,巫峡趋门玉练长。”诗人详细描写了袁宏道生活的场景。他曾经居住在沙市的行馆里,那里有美丽的桃花和春天的浪花;章华台位于沙市附近,那里的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景色十分壮观;巫峡则是长江中的一个著名景区,那里的山路曲折蜿蜒,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些景物都成为了袁宏道生活中的点缀,使他更加热爱生活。
第三联“主人经年忽回首,父老相赠一卮酒。”诗人回忆起了袁宏道离开沙市后的一段时间里,当地人民对他念念不忘的情景。他们纷纷前来拜访他,给他送行礼和送酒。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和深厚的情感。
第四联“游今争勒羊公碑,商妇共挽遗爱柳。”诗人表达了对袁宏道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袁宏道是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他的行为举止都值得后人学习。同时,他也提到了当地的商贩们,他们为了纪念袁宏道而种植了柳树。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袁宏道在当地的影响力。
末联“龙洲江上一片石,仿佛留君向君揖。甲帐开时云不流,锦帆过处香犹袭。”诗人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龙洲的江面上有一小块石头,仿佛是在向袁宏道挥手告别;当他的帐篷被打开时,云彩不再流动;当锦帆船经过时,香气扑鼻而来。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袁宏道的生活场景。
这首七言律诗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袁宏道的生平事迹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其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感受,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