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秋自好,独怜娇黛无人扫。
未有容颜斗月华,自分弃掷同秋草。
桂魄有恨不长圆,嫦娥无药应先老。
愿得秋光守翠帏,愿随流景送君衣。
与君并蒂原并吐,与君双凤不双飞。
江南荡子无消息,龙城征成几时归。
胡风刁斗愁闻雁,闺月帘栊懒上机。
亦有当垆敛青娥,授色留宾态转多。
双燕有雏辞社去,孤鸳无偶奈秋何。
已见回文传锦字,更闻尺素托流波。
不道人间恨洛浦,定知天上隔银河。
愁来白帢连巾温,泣罢青衫挟瑟歌。
歌已阕,月西倾,一年看,一度新。
汉武秦皇消不得,却寻方士学仙人。

《长安秋月夜》之诗意赏析

《长安秋月夜》是一首描绘长安秋夜的诗作,通过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袁宏道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长安城中秋夜的景象和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年年岁岁秋自好,独怜娇黛无人扫。”诗人以“秋自好”开篇,表达了对秋天美好景色的喜爱。接下来,“独怜娇黛无人扫”点明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对清洁的渴望,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无法得到欣赏的无奈。

“未有容颜斗月华,自分弃掷同秋草。”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他觉得自己的美丽无法与月亮争辉,只能像秋草一样默默无闻地枯萎。这里的“斗”字用得极富画面感,将月亮的光芒与主人公的美貌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美的渴望与无奈。而“自分弃掷同秋草”则直接点出了主人公的决绝与悲凉,他愿意像秋草一样默默无闻,不愿再为世人所瞩目。

接下来的诗句中,“桂魄有恨不长圆,嫦娥无药应先老。”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月亮的圆满与嫦娥的孤独相对比,既表达了对月亮的敬仰,也反映了嫦娥因不得君王宠爱而孤独终老的悲哀。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诗的最后一部分,“愿得秋光守翠帏,愿随流景送君衣。”则是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他希望拥有秋天的光华来守护自己的闺房,希望自己的身影能随着流水般的美景一起送别爱人。这里的“守翠帏”和“送君衣”不仅是对主人公情感的描写,也是对生活美好愿望的表达。

《长安秋月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哀怨与期盼。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袁宏道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