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三春暮,还家万里程。
不堪孤棹客,心折怒涛声。
树杪浮云暗,天边野烧明。
同游能赋者,相对总含情。

【注释】

江上阻风贻同舟诸子:江水阻隔,风浪受阻,与同船的诸子相赠。贻,赠送;贻同舟者,指同船的人。

去国三春暮,还家万里程:离开朝廷已经三个春天了,回家却要走上万里的路程。去国,离开朝廷;三春,一个年度的三个月。暮,晚;还家,归家。

不堪孤棹客,心折怒涛声:不能忍受孤单一人在船上漂泊的困苦,听到怒涛的声音而心惊胆战。棹,桨。

树杪浮云暗,天边野烧明:树枝梢头的浮云昏暗,天边野外的篝火闪烁着微光。杪,树枝梢头。

同游能赋者,相对总含情:和我有同样爱好作诗的人在一起,大家都满怀深情地相互欣赏。同游者,同舟的诸子。

译文

我离开朝廷已经过了三个春天,回到家中却还有万里之遥。我不忍看到一个人孤独地在船上漂泊,听到激流拍岸的怒涛声就心惊胆战。树枝梢头的浮云昏暗一片,天边野外的篝火闪烁着微弱的光。和我一起游玩、能够作诗的朋友,我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都沉浸在美好的情怀之中。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离京返里时,当时他正与同舟的诸子共泛长江,因此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句“去国三春暮”,点出自己已离家多日,是第三年了,即三年春暮。这一句是说,自己离开了朝廷已经过三个春天了,但回家的路程却有万里之遥,可见其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及身不由己的苦闷。次句“还家万里程”,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归家的路途遥远,更衬托出了自己内心的焦虑不安。接着两句“不堪孤棹客,心折怒涛声”直接抒情。作者以“不堪”二字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抑制的苦闷,又以“心折”二字写出自己因思乡而感到心碎的痛苦。最后两句写景:“树杪浮云暗,天边野烧明”,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图画:树梢上的白云渐渐暗淡,远处的山野中升起了几堆篝火。这两句既表现了景色的壮美,也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悲苦。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情感真挚感人,意境高远清旷,耐人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