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箫鼓动江干,绣斧风霜九月寒。
曾睹朱轮埋洛下,即看白简动朝端。
伤心豺虎中原满,在眼烽烟百粤残。
明到虞廷承燕问,可无封事报金銮。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送庞侍御还京时的江上风光;颔联两句,写庞侍御离任时的情景;颈联两句,写归途中所见的中原大乱、百粤残破的景象;尾联两句,写诗人归朝后将向皇帝报告战情。“伤心豺虎中原满,在眼烽烟百粤残”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二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
【答案】
楼船箫鼓动江干,绣斧风霜九月寒。曾睹朱轮埋洛下,即看白简动朝端。伤心豺虎中原满,在眼烽烟百粤残。明到虞廷承燕问,可无封事报金銮。
译文:楼船箫鼓声在江边回荡,九月的风霜刺骨。曾经看到朱红色的车轮被埋没在了洛阳城下,如今看到白发的官吏执掌朝政。伤心地看到中原大地豺狼横行,百越之地烽火连天。明天回到朝廷,向皇上报告战况,是否要上一封封奏疏?
赏析:
首联两句,写送庞侍御还京时的江上风光。楼船箫鼓动,江面一片繁忙景象;绣斧风霜冷,九月份天气已很寒冷。这两句诗既写景也含情。
颔联两句,写庞侍御离任时的情景。“曾睹朱轮埋洛下,即看白简动朝端。”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事。
颈联两句,写归途中所见的中原大乱、百粤残破的景象。“伤心豺虎中原满,在眼烽烟百粤残。”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含情。
写诗人归朝后将向皇帝报告战况。“明到虞廷承燕问,可无封事报金銮。”这两句诗既写景也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