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称右士,太傅却遐迁。
岂谓才蒙忌,终于志转怜。
蜚鸿魂自怆,神鬼席空前。
惟有治安策,犹能千载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风格、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掌握。

“嘉靖甲寅也”,点明创作时间,是嘉靖四十一年(1562)春天;“汉文称右士”,“太傅”指严嵩,严嵩曾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故称“太傅”;“岂谓才蒙忌,终于志转怜”,“才蒙忌”,指严嵩因被劾落职家居,严世蕃下狱;“终”指严嵩死后不久,严世蕃也被抄家处死。

“蜚鸿魂自怆,神鬼席空前。”“蜚鸿”,指飞鸿;“怆”,悲伤的意思;“席”指宴席,指宴会。意思是说严嵩被贬后,其魂灵也为之悲伤。

“惟有治安策,犹能千载传。”只有那治国安民的良策,才能流传千古。

【答案】

译文:

嘉靖四十年春天,作者在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

严嵩曾为明朝的首辅大臣兼礼部尚书,他一生权倾朝野。但严嵩死后,他的罪行被揭发出来,人们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严嵩之子严世藩被处以极刑。作者写这首诗,就是借古喻今,表达自己对严嵩的愤恨之情。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是追忆严嵩父子二人,后半段是抒写作者对严嵩的愤懑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层铺陈。开头四句写严嵩之祸。“汉文”指西汉文帝。汉文帝时,张释之以善谏著称于朝。张释之为人刚直不阿,不畏权势,敢于同贪吏、奸臣作斗争。张释之在任期间,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后来,张释之因为直言得罪了皇上,被调离朝廷到地方任职,最后死在了任上。严嵩与张释之有着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因直声忤逆了皇帝而被罢免。“太傅”是指严嵩的父亲严讷,他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严讷的儿子严世蕃,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和官员。严世蕃因父亲的关系,仕途亨通,但最终被贬谪而死。

“岂谓才蒙忌”,这是说严嵩生前受到的猜忌和陷害。“终于志转怜”是说严嵩去世后,人们才对他的才华和品行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严嵩虽然一生权倾朝野,但他也有值得尊敬的一面。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勤勉务实,关心百姓疾苦。严嵩还非常注重文化教育事业,他提倡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因此,当严嵩去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是一个奸诈狡猾的小人,有的说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蜚鸿魂自怆”,这是说严嵩被贬后,他的魂魄也为之悲伤。“神鬼席空前”,这是说严嵩被贬后,他的亡灵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严嵩被贬后,他的身体被押送回了老家。严世蕃也被抄家,抄出了严嵩大量的金银财物。这些财物都被没收充公,严嵩家族从此一蹶不振。

“惟有治安策,犹能千载传”,这是说只有治理国家的策略,才能够流传千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严嵩已经被罢黜,但他的治国理念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严嵩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严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