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楚同姓,去楚将焉趋。
女媭何婵媛,申申日以呼。
长沙同调客,亦曰夫子辜。
百年恻井食,当日忍糟餔。
岂无婉娩术,溘死不忍徒。
哀哉将为类,陶陶遂永徂。
宁愿身后人,怀怀代相图。

注释:

  1. 尚古六首屈同姓:指屈原的作品。屈原,楚辞的代表人物之一,故有“屈同姓”之说。
  2. 三闾:楚国的三个重要地方,即王宫、宗庙、贵族聚居的街巷;楚同姓,指屈原。
  3. 去楚将焉趋:离开楚国,该往哪里呢?
  4. 女媭(xū)何婵媛(chán yuàn):女子名,屈原之妻,字子嬃,亦为屈原所爱。何婵媛,多么婉转。
  5. 申申:形容言辞恳切。
  6. 长沙:地名,屈原放逐之地。同调客:志同道合的朋友。
  7. 夫子:对男子的美称,此处代指屈原。
  8. 百年恻井食:意思是说一辈子只能吃井水,比喻生活贫苦。
  9. 当日忍糟餔(zāo bái):意思是说当年只能忍受粗粝的食物。
  10. 岂无婉娩术:难道没有委婉的劝诫方法吗?
  11. 溘死不忍徒:意思是说如果突然死去,不忍心白白地浪费生命。
  12. 哀哉将为类:哀叹自己将成为一类人。
  13. 陶陶遂永徂(Cú):意为悲痛欲绝,永远离去。
  14. 宁愿身后人:宁愿在死后有人怀念。
  15. 怀怀代相图(tú):怀揣着为国效力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祖国的眷念之情,以及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首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崇敬之情。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第二句描绘了诗人离开楚国后的迷茫和无助。屈原因被贬谪而离开了自己的故乡,面对未知的未来,他感到迷茫和无助。
    第三句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妻子名为子嬃,是屈原深爱的妻子,也是他的精神支柱。然而,妻子却因为丈夫的原因而饱受冷落和折磨。这种痛苦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思念她。
    第四句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都是志同道合之人,共同为国家的命运而忧心。然而,他们的友情也受到了现实的挑战,这让诗人倍感痛苦。
    第五句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诗人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只能在井水中度日。这种生活让他倍感艰辛和无助。
    第六句揭示了诗人对楚国命运的担忧。楚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繁荣昌盛,如今却面临着危机。诗人深感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度过每一天。
    第七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让楚国重振雄风。这种期望让他感到自豪和振奋。
    第八句抒发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他害怕自己的死亡会白白浪费生命,这种恐惧让他倍感痛苦。
    第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将成为一类人,无法逃脱厄运。这种感慨让他倍感悲伤。
    第十句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期望。他希望后人能够铭记自己的遗愿,继续为国家付出努力。这种期望让他倍感欣慰。
    这首诗以屈原为引子,通过对其人生经历的描写和对其作品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国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