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侵疏牖,溯流杨柳隅。
晚风开夕照,转棹觅清酤。
舟人厌其数,安知意所愉。
澄江横素月,焉能独少吾。
秋月临秋水,秋光入画图。
月映秋如玉,水衔月似珠。
珠玉相辉耀,惟当在吾舻。
举目隋堤外,空使碧华趋。
锦缆人何在,迷楼那可呼。
我有紫霞想,不令素容孤。
水月能相载,秋风亦并驱。
皓魄依清景,应得洗心徒。
深宵银汉落,还向此中俱。
千年玄圃色,五夜共冰壶。

【注释】

邗江:即邗江,即古之邗沟,是古代扬州一带的主要航道。秋月夜: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的夜晚。溯流:逆水而行。杨柳隅:岸边。晚风开夕照:傍晚的微风吹开了夕阳的余晖。转棹:转动船桨。觅清酤(gu):找酒喝。清酤,指清澈的水酒。舟人:船上的人。厌:满足,厌倦。安知意所愉:怎能知道他心里真正高兴呢?澄江:清澈的江水。横素月:横卧在皎洁的月光下。焉能独少吾:怎么能让我独自少一些乐趣呢?秋月临秋水:秋天的月亮映照着秋水(指扬州的运河)秋光入画图:秋天的景色就像一幅画。珠玉相辉耀:珍珠和宝玉一样互相辉映。惟当在吾舻:只有应当在我的船边照耀。举目隋堤外:抬起头来向隋炀帝修筑的堤坝望去。空使碧华趋:白白让碧波荡漾而去。锦缆人何在:是谁在锦缆上行走?迷楼那可呼:哪里可以找到迷楼?我有紫霞想,不令素容孤:我有了紫色的霞光,不让白露的光华显得孤独。水月能相载,秋风亦并驱:水上的月光可以载着我前行,秋风也可以陪伴我一起前行。皓魄依清景,应得洗心徒:皓洁的月亮伴随着清幽的景象,应当洗去我的烦恼。深宵银汉落,还向此中俱:深夜里银河落下,仍旧在这地方都能看到。千年玄圃色,五夜共冰壶:千年后的玄宫的颜色,五夜里与冰壶相伴。玄圃,指昆仑山中的仙境。五夜,泛指五个夜晚。共冰壶:与冰壶相伴。

【赏析】

《扬州慢》是北宋文学家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写扬州的美景、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悲的感悟和思考。全诗意境深远,感情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艺术享受。

首联“斜日侵疏牖,溯流杨柳隅。”以斜阳和杨柳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斜阳斜照在窗棂上,透过窗户的阳光斜射进来,照亮了杨柳树的一角。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之中。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颔联“晚风开夕照,转棹觅清酤。”以晚风吹动夕阳的余晖,诗人乘船寻找清凉的美酒。这一画面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乘船游览的情景。晚风轻拂,夕阳西下,诗人乘船在江面上畅游,寻找清凉的美酒。这种情景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之中。同时,这也是一种对生活平淡而真实的体验。

颈联“舟人厌其数,安知意所愉?”以舟人的疲惫感为引子,引出了自己内心的愉悦。这里的“舟人”指的是船上的服务人员,他们因为工作繁忙而疲惫不堪。然而,诗人却并不关心他们的辛苦,而是关注自己内心的喜悦。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澄江横素月,焉能独少吾。”以澄澈的江水和明亮的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这里的“澄江”指的是清澈的长江,“素月”指的是明亮洁白的月亮。诗人站在江边欣赏着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叹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夜景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生活氛围。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以及对生活平淡而真实的体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