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四辟而六通,六经在人如六宗。
世传之史日流风,邹鲁之士时击蒙。
王迹既熄圣无功,百家一曲苦相雄。
天地之美忽而空,神明之容非我容。
后之学者自为宫,往而不反孰堪从。
古道将为天下蒙,蒙犹可撒裂谁缝。
华山裘褐几相逢,輐断胹调千语重。
或云我知天下中,燕北越南西乃东。
无外无内无有终,大同小同各异同。
悲哉声响自相穷,智豪追逐如飘蓬。
谁知古道天为宗,去王非远人自聋。
众术支离由世衷,一蚊一虻蔽一聪。
悠悠上律鲁尼峰,漆园化蝶绕洙封。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相应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庄称古人其备备列六经祖宪之思尊孔至矣
译文:庄周称赞古人的学问,他们能够详细地列举六经,并思考孔子的伟大思想。
注释:庄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人:指古代的学者们。备备:详尽。列:列举。六经: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祖宪之思:对孔子的思考和尊敬。尊孔至矣:对孔子的尊重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庄周对于古代学者们的学问和思想的赞美。他认为古人能够详细地列举六经,并对孔子的伟大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尊敬。这种对古代文化和知识的尊重和传承,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第二句:古道四辟而六通,六经在人如六宗
译文:古老的道路四通八达,六经如同六条大道一样贯穿人们的生活。
注释:四辟:四通,四通八达的意思,表示道路通畅。六通:六条大道,比喻六经如同六条大道一样贯通人们的生活。六宗:六条大道,这里用来比喻六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老道路四通八达的景象,同时也将六经比作六条大道,寓意着六经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

第三句:世传之史日流风,邹鲁之士时击蒙
译文:流传至今的历史书籍就像风吹过的树叶,邹鲁地区的士子们时常用它们来启蒙教育。
注释:世传之史:流传下来的史书。日流风: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形容历史书籍的影响力。邹鲁之士:邹国和鲁国的士子们,泛指当时的学者们。时击蒙:时常用它们来启蒙教育。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历史书籍对于学者们的影响,以及学者们利用这些书籍进行启蒙教育的情况。这也体现了古代学术传播的便捷性和广泛性。

第四句:王迹既熄圣无功,百家一曲苦相雄
译文:帝王的身影已经消失,圣人没有功绩,而百家争鸣却显得如此兴盛和辉煌。
注释:王迹:帝王的身影,比喻古代的统治者。既熄:已经消失。圣无功:圣人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功绩。一曲:一种学说或理论。苦相雄:显得非常兴盛和强大。
赏析:这首诗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变化,即帝王的身影已经消失,而圣人也没有取得显著的功绩,反而百家争鸣显得兴盛和强大。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第五句:天地之美忽而空,神明之容非我容
译文:天地的美好突然消失了,神仙的面孔也不是我所能看到的。
注释:天地之美:指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忽而空:突然消失。神明之容:指的是神仙或者神灵的面孔。非我容:不是我所看到的面孔。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美景的感慨和失落之情。他感叹大自然的美好突然消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亲眼目睹神仙的面孔的遗憾。

第六句:后之学者自为宫,往而不反孰堪从
译文:后来的学者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宫殿,过去的事情无法返回,谁能跟随他们呢?
注释:后之学者:后来的学者。自为宫: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宫殿。往而不反:过去的事情无法返回,即无法回到过去。孰堪从:谁能跟随他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他认为后来的学者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宫殿,而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返回,因此无法跟随他们。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七句:古道将为天下蒙,蒙犹可撒裂谁缝
译文:古老的道路将会为天下人所理解,虽然蒙蔽仍然存在,但仍然可以被揭开和修补。
注释:古道:古老的道路,比喻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将为天下蒙:将为天下人所理解。蒙犹可撒裂:蒙蔽仍然存在,但仍然可以被揭开和修补。谁缝:谁可以修补这些蒙蔽?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知识和文化的期待和忧虑。他认为古老的道路将会被天下人所理解,即使存在蒙蔽,但仍然可以被揭开和修补。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第八句:华山裘褐几相逢,輐断胹调千语重
译文:华山上的皮衣和粗布衣服几乎随处可见,轊断胹调是各种说法和议论纷繁复杂。
注释:华山:华山山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裘褐:指皮衣和粗布衣服。几:到处。輐断胹调: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议论。千语重:千种说法和议论纷繁复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华山上皮衣和粗布衣服的普遍情况以及人们的纷纭议论。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