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立河麋,于时暑渐歇。
一鸣峰杪钟,遂见沙头月。
村火射偏红,萤灯飞欲没。
安得绪风凉,凉风吹濯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中描绘了夏夜漫步在信州浮桥,与友人葛九惟善步桥上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暑夜与葛九惟善步信州浮桥
译文:在炎热的夜晚,我和朋友葛九惟善在信州的浮桥上散步。
注释:信州:地名,今江西上饶一带。浮桥:横跨河面的桥梁。
赏析:首句直接点出了时间和地点,为后文描写夜景做了铺垫。

与子立河麋,于时暑渐歇
译文:我们两人站在河边的草地上,这时暑气渐渐消退。
注释:河麋:指河中的水草。于时:此时。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阳光开始减弱,暑气渐消的景象。

一鸣峰杪钟,遂见沙头月
译文:一声钟鸣,打破了山巅的寂静,接着就看见沙滩上的月亮。
注释:峰杪(miǎo):山峰的顶端。沙头:沙滩的前端。
赏析:这句话以钟声打破宁静,引出下文对月亮的描绘。通过声音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村火射偏红,萤灯飞欲没
译文:村庄里升起的火光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红色,萤火虫的光芒在夜色中闪烁不定。
注释:村火:指农村里的篝火。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色。火光与萤火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

安得绪风凉,凉风吹濯发
译文:我多么希望有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我的发丝让我感到一丝清凉。
注释:绪风:细风。濯发:洗头。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渴望得到一丝凉爽的风,以此来洗去夏日的疲惫和炎热。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