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何曾半步行,碧鸡那解五更鸣。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

竹枝词:

金马何曾半步行,碧鸡那解五更鸣。

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

注释:

竹枝词:一种古代南方的民间情歌,常以竹枝、木枝为节拍,用男女对唱的形式表达情感。此诗是一首竹枝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之情。

金马:指汉武帝时设置的金马门,此处借指朝廷或官场。

碧鸡:即孔雀,古人常用来比喻贤才。

侬家夫婿:指作者的丈夫。

两山:指两座山峰,这里比喻夫妻之间的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夫妻分离相思之苦的竹枝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丈夫比作高山,自己则如同空谷回声,无法与丈夫相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首句“金马何曾半步行”,诗人将自己比作未曾踏上朝廷半步的贤者,暗喻自己的丈夫并未涉足官场。次句“碧鸡那解五更鸣”,诗人将丈夫比作不解世事的翠鸟,只能在五更时分啼鸣,无法理解世间的繁华。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担忧,又体现了自己的无奈和期盼。

第三句“侬家夫婿久离别”,诗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丈夫已久未回家的思念之情。这句中的“侬”是第二声,表示亲近;“夫婿”是古时对丈夫的称呼。诗人通过这样的措辞,强调了自己对丈夫的深情厚意。

尾句“恰似两山空得名”,诗人巧妙地以两座山峰比喻夫妻双方,暗示他们虽然各自有所成就,但却无法在一起共享荣华富贵。这里的“名”指的是名声、地位等,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期盼。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竹枝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