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节西征白日寒,送君先著惠文冠。
邺人终识河渠使,蜀地今还陆海看。
三峡星辰连楚甸,五云东北是长安。
登朝早晚书应寄,莫道衡阳雁到难。
【注释】
霜节:指秋季。
白日寒:形容秋天的寒冷。
惠文冠:指王冕,字元章,浙江人,曾任监察御史。因在朝中弹劾严嵩、杨慎而获罪入狱,服刑期间作诗多寄于友人。
邺人:指王冕家乡的百姓。
河渠使:指王冕曾任水利官员。
蜀地:指南宋朝时的四川地区。
三峡:指巫峡、瞿塘、剑阁三段峡谷。
楚甸: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长安:指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登朝:指入朝廷任官。
书应寄:书信可邮寄。
衡阳雁:指南宋时湖南衡阳地区的候鸟。
【赏析】
此为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王冕的遭遇和仕途作为题旨,抒发了对朋友的同情与关切。首句写萧以宁赴蜀中观察的时节,“霜节”,即秋季;“西征”点明地点,“白日寒”写气候。次句是说王冕此次西行,先要戴好官帽。王冕曾因弹劾严嵩、杨慎而获罪入狱,服刑期间作诗多寄于友人。所以,此处说他“着惠文冠”,意即戴着王冕所戴的官帽——王冕曾做过监察御史,因此这里用“惠文冠”来代称王冕之官帽。三、四句是说,王冕此行任蜀中观察,故当地百姓终将认识他是河渠使,而蜀地如今又成为陆海之地了。“河渠使”是指王冕曾任职水利官员。“蜀地今还陆海看”是说王冕这次西行,蜀中地区已变得像陆地一样广袤无垠,像海洋一样汪洋浩瀚了。五、六句是说,王冕西行经过三峡,看到两岸连着楚国的疆土,仰望天空,见到西北有五云缭绕的长安城。“北斗七星”、“南箕六星”合称为“斗牛”,这里指西北方天空。“长安”,指北宋都城汴梁。这两句的意思是,经过三峡,王冕看到了蜀中的壮丽景色,遥望着西北方向的长安城。七、八句是说,王冕一旦入朝任职,他的书信定能寄到。“莫道衡阳雁到难”,意思是不要说衡阳雁飞不到,暗示王冕一定会很快得到好消息。这两句是说,王冕一旦入朝任职,他的书信定能寄送到京城汴梁。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王冕的经历为题旨,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首句写萧以宁赴蜀中观察的时节,“霜节”指秋季;“白日寒”写气候。次句是说王冕此次西行,先要戴好官帽。王冕曾因弹劾严嵩、杨慎而获罪入狱,服刑期间作诗多寄于友人。所以,此处说他“着惠文冠”,意即戴着王冕所戴的官帽。三、四句是说,王冕此行任蜀中观察,故当地百姓终将认识他是河渠使,而蜀地如今又成为陆海之地了。“河渠使”是指王冕曾任职水利官员。“蜀地今还陆海看”是说王冕这次西行,蜀中地区已变得像陆地一样广袤无垠,像海洋一样汪洋浩瀚了。五、六句是说,王冕西行经过三峡,看到两岸连着楚国的疆土,仰望天空,见到西北有五云缭绕的长安城。“北斗七星”、“南箕六星”合称为“斗牛”,这里指西北方天空。“长安”,指北宋都城汴梁。这两句的意思是,经过三峡,王冕看到了蜀中的壮丽景色,遥望着西北方向的长安城。七、八句是说,王冕一旦入朝任职,他的书信定能寄到。“莫道衡阳雁到难”,意思是不要说衡阳雁飞不到,暗示王冕一定会很快得到好消息。这两句是说,王冕一旦入朝任职,他的书信定能寄送到京城汴梁。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王冕的经历为题旨,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首句写萧以宁赴蜀中观察的时节,“霜节”指秋季;“白日寒”写气候。次句是说王冕此次西行,先要戴好官帽。王冕曾因弹劾严嵩、杨慎而获罪入狱,服刑期间作诗多寄于友人。所以,此处说他“着惠文冠”,意即戴着王冕所戴的官帽。三、四句是说,王冕此行任蜀中观察,故当地百姓终将认识他是河渠使,而蜀地如今又成为陆海之地了。“河渠使”是指王冕曾任职水利官员。“蜀地今还陆海看”是说王冕这次西行,蜀中地区已变得像陆地一样广袤无垠,像海洋一样汪洋浩瀚了。五、六句是说,王冕西行经过三峡,看到两岸连着楚国的疆土,仰望天空,见到西北有五云缭绕的长安城。“北斗七星”、“南箕六星”合称为“斗牛”,这里指西北方天空。“长安”,指北宋都城汴梁。这两句的意思是,经过三峡,王冕看到了蜀中的壮丽景色,遥望着西北方向的长安城。七、八句是说,王冕一旦入朝任职,他的书信定能寄到。“莫道衡阳雁到难”,意思是不要说衡阳雁飞不到,暗示王冕一定会很快得到好消息。这两句是说,王冕一旦入朝任职,他的书信定能寄送到京城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