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巴梁路渺漫,潇潇积雨昼生寒。
孤城举目空波浪,尊酒看君有肺肝。
客梦易随青嶂断,乡心多共白云攒。
巫阳祇在啼猿外,愁绝阴霾起树端。
【注释】
西去巴梁:指诗人离开夔州,前往巴州(今四川巫山)途中。巴梁,即巴渝,在今重庆市一带,古属巴国、蜀国地。
渺漫:遥远无边的样子。
潇潇: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孤城:指诗人所在的夔州,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一座孤城。举目:放眼四望。
尊酒:指酒杯。看君有肺肝:指你对我十分了解。
青嶂断梦:青山隔断了我的梦乡。
乡心多共白云攒:家乡的情怀常常和云彩纠结在一起。
巫阳:指屈原。《史记·楚世家》载:屈原被流放后,曾在巫山一带徘徊。啼猿:指《湘夫人》诗中的湘水神女。屈原曾为湘君作《湘夫人》。此处用湘君、湘夫人代指屈原。
阴霾:形容阴暗的天空。起树端:从树梢上升起。
赏析:
首联“西去巴梁路渺漫,潇潇积雨昼生寒。”描绘了诗人西行至巴州时,道路漫长而幽深,天空中细雨纷纷,使得整个旅途都笼罩在一片寒冷之中的景象。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当时所处的恶劣天气环境和艰辛的行程状况,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
颔联“孤城举目空波浪,尊酒看君有肺肝。”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诗人站在荒凉的孤城之上,放眼望去,只见茫茫的海浪,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而在这种心境下,他更希望与友人共饮一杯美酒,以抒发心中的感慨。这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客梦易随青嶂断,乡心多共白云攒。”则是对诗人梦境与乡愁的描绘。诗人在异乡漂泊,夜夜难眠,常被噩梦惊醒。而那些故乡的山川、亲人的面孔,又常常在他梦中浮现。这种乡愁与梦境交织的景象,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尾联“巫阳祇在啼猿外,愁绝阴霾起树端。”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在巫山之外听闻猿啼之声,不禁感叹自己的愁绪已达到了极点。而那种阴暗的天空仿佛也在此刻变得明朗起来,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这最后一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内心的一种解脱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身处逆境、内心孤独而又热爱自然、渴望友情的诗人形象。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也非常巧妙,如“孤城”、“青嶂”、“云雾”等,都巧妙地烘托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环境,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