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林鹤氅披,正可敌凛冽。
最爱道旁松,后雕显奇节。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
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静福寒林
静福是指一种宁静祥和的境界,寒林则形容林中的树木在寒冷中依然挺立不倒,表现出坚韧的品质。

入林鹤氅披,正可敌凛冽。
进入树林,身上的鹤氅就像披风一般披在身上,正好可以抵挡严寒的侵袭。这里的“鹤氅”指的是用鹤毛制成的衣物,象征着高贵或者纯洁,而“凛冽”则是形容冷风刺骨的感觉。

最爱道旁松,后雕显奇节。
最喜欢道旁的松树,因为它们能够经受风雨的侵袭而不屈不挠。这里的“后雕”指的是经过雕刻的松树,它们能够展现独特的节操。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
难道不是接受雨露滋养的植物吗?它们只是知道如何面对风雪的考验。这里的“雨露”指的是自然界的养分,而“霜雪”则是形容冬天的寒冷。

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
带着酒杯去欣赏傍晚的晴空,稀疏的树枝上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这里的“携樽”指的是携带酒杯,而“狎”是亲近的意思,表示作者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松树、鹤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韧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