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不复赋秋悲,秋尽江城昨始知。
身向闲居宁论拙,客来问字久无奇。
中厨黍熟焚枯后,小阁樽开酿菊时。
闻道窥园犹懒性,肯携吟兴过东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频年不复赋秋悲,秋尽江城昨始知。
- 频年不复赋秋悲: 每年秋天不再像往年那样感到忧伤。
- 秋尽江城昨始知: 直到秋天结束,才真正知道江城的秋景。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多年的秋天之后,终于明白了秋天的美丽和感慨。
- 身向闲居宁论拙,客来问字久无奇。
- 身向闲居宁论拙: 即使自己身处安静的居所,也不介意谈论自己的不足。
- 客来问字久无奇: 客人来访时,因为长时间没有新奇的事物可以交流而感到无聊。
注释: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反思,他虽然身处宁静的环境中,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知识的追求。
- 中厨黍熟焚枯后,小阁樽开酿菊时。
- 中厨黍熟焚枯后: 家中的厨房里,煮熟了黍米之后,就用来烧掉了剩下的枯枝败叶。
- 小阁樽开酿菊时: 在小阁楼上,打开酒坛,准备开始酿酒菊花的时候。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家中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美好时光。
- 闻道窥园犹懒性,肯携吟兴过东篱。
- 闻道窥园犹懒性: 听说有人在偷偷观察园中的景色,我仍然感到懒惰。
- 肯携吟兴过东篱: 如果有人愿意携带着诗歌的激情,穿过东边的篱笆去欣赏那片风景,我愿意和他一起去。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诗意,即使在孤独的居所也能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也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