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矫南巡诏,徐看出九霄。
五花边将马,七叶禁臣貂。
帝子驰金辂,神人造石桥。
康衢应有颂,谁为采风谣。
不矫南巡诏,徐看出九霄。
五花边将马,七叶禁臣貂。
帝子驰金辂,神人造石桥。
康衢应有颂,谁为采风谣。
诗句释义与注释:
- 不矫南巡诏:不曲意迎合皇帝的南巡命令。
- 徐看出九霄:缓慢而从容地到达高空,暗示其地位崇高或成就非凡。
- 五花边将马:描述军队装备精良,马匹装饰华丽。
- 七叶禁臣貂:指代官职显赫且拥有珍贵的貂裘,象征尊贵。
- 帝子驰金辂:帝王出行时乘坐金色豪华的车辆。
- 神人造石桥:形容工程浩大,非人力所能完成。
- 康衢应有颂:在宽阔的道路上应当歌颂功绩,意味着其政绩被广泛认可。
- 谁为采风谣:问句形式表达对诗歌创作的赞美及对未来文学创作的期待。
译文:
不曲意迎合南巡诏令,缓缓升空直达九霄。
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马匹,官员身披七层貂皮,象征地位尊贵。
君王出行乘坐金色马车,伟大的工程造就坚固桥梁。
大道两旁应歌颂功绩,谁又能创作出如此佳作?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绍文的《南征词奉和泰泉先生》中的一句。全诗通过对南巡情景的描写,展现了明朝时期皇帝南巡的盛况,以及地方官员对于皇帝南巡的不同反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五花边将马”与“七叶禁臣貂”,通过具体的服饰和马匹,形象地描绘了朝廷官员的尊贵与荣耀。“帝子驰金辂,神人造石桥”则进一步展示了皇帝出行的奢华程度及其对国家建设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康衢应有颂,谁为采风谣”?则引发了对未来可能涌现的文学作品的期待,以及对当前文学创作环境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风貌和社会现状,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