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拖天玉绳远,新月搯云银甲浅。
丁东细漏滴金荷,百子楼前桂花满。
三三五五试新妆,鹤扇如霜罗带长。
云母屏前齐下拜,绞绡帐底共焚香。
焚香争乞天孙巧,穿断蛛丝绣针小。
梦里传来是有无,入门巧已知多少。
织女牵牛别有情,萤飞鹊度两难凭。
芙蓉舞困西风薄,杨柳垂低北斗横。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织女和牛郎在天河相会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了这个充满浪漫和神秘的夜晚。
第一句“明河拖天玉绳远”,描述了银河如一条巨大的玉绳横跨天际,显得遥远而神秘。这里的“明河”指的是银河,而“拖天”则形容其广阔无边、深邃无底。玉绳则是织女与牛郎相会的线索,它如同一根晶莹剔透的丝线,连接着两岸的恋人。
第二句“新月搯云银甲浅”,描绘了新月挂在夜空中的景象。银甲是指新月如玉的光辉,给人一种清冷、纯净的感觉。这里暗示了七夕之夜的美丽与宁静。
第三句“丁东细漏滴金荷,百子楼前桂花满”,以细腻的声音描绘了夜深人静时,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只有滴答声和细漏声。金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百子楼前桂花满则描绘了七夕节时,人们常在楼前赏花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夜晚的浪漫氛围。第五句“三三五五试新妆”,描述了姑娘们三五成群地准备妆容,迎接七夕佳节的到来。鹤扇如霜罗带长则形容了她们华丽的服饰和轻盈的舞姿。最后一句“云母屏前齐下拜,绞绡帐底共焚香”,描绘了人们在云母屏前虔诚地祈祷,以及在纱帐底共同烧香祈福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织女和牛郎的故事。第六句“焚香争乞天孙巧,穿断蛛丝绣针小”,描绘了他们在七夕之夜向织女祈求织造技巧,希望能将这世间的美好都织进天上的云锦之中。第七句“梦里传来是有无,入门巧已知多少”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无论梦中还是现实中,爱情的深浅都是无法预知的。
最后两句“织女牵牛别有情,萤飞鹊度两难凭”描绘了织女和牛郎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萤飞鹊度两难凭则描绘了七夕节特有的浪漫景象——萤火虫飞舞,喜鹊搭桥,象征着两人虽然相隔遥远却心系彼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七夕节这个充满浪漫和神秘的夜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