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人中豪,经史富怀抱。
壮岁游京师,予见恨不早。
盍簪虽云初,一晤已倾倒。
归哉益勉旃,勿愧梧山老。
【注释】
都门:京城门外。王君:指王静斋,这里代指诗人的朋友。人中豪:比喻人有英雄气概。经史:指儒家经典。怀抱:胸怀抱负。壮岁:年轻的时候。京师:即北京,古代称京城为京师。恨不早:后悔没有早点认识他。盍(hé)簪:即“盍归”的倒文,意为何不归去。一晤:一次见面。倾倒:十分倾倒。归哉:回家去吧。益:更加。旃(zhān):通“瞻”,仰望。勿愧:不要感到羞愧。梧山老:指王静斋,因王静斋号梧山居士。
【译文】
王子真是人中之英豪,满腹经纶富有才华。
年轻时你游历京师,见到我遗憾太早了。
何必在头上戴簪子时才归去?一见就倾倒得我心摇动。
回家去吧,更要好好勉励自己,别让梧山居士感到羞愧。
【赏析】
《都门送王君静斋归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首四句写与静斋相知相交之深;五六句写静斋之为人,其志向、抱负及对作者的感召力;最后两句是临别赠言。全诗语言平易,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里的祝愿和惜别之情。
首联起笔不凡。诗人以“王子”二字点明友人的身份——王静斋,又用“人中豪”三字赞美其人。“经史富怀抱”,不仅表明静斋博学多识、学识渊博,而且说明其胸中有远大志向。“怀”字下得好,它概括了静斋一生的思想行为。“壮岁游京师”,表明其青年时代曾出仕为官,而“予见恨不早”则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不满。这一联,一方面表现了静斋的抱负和才干,另一方面也透露了他不愿在官场混下去的消极情绪。“盍簪虽云初”,诗人巧妙地运用“盍”(何不)的倒言手法,表示自己希望静斋早日归去的愿望和急切心情。“一晤已倾倒”,进一步说明静斋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静斋的敬爱之情,也表现了静斋的风采。
颈联是写静斋的风度和气质。诗人用“归哉益勉旃(yì jìn zhān)”来表达自己的劝勉之意,并以此勉励静斋。“益”,更加;“旃”,通“瞻”,“仰望”的意思。“归哉”两字是诗人的呼唤,也是诗人对静斋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归来,重振家国山河。“勿愧梧山老”,是诗人对静斋的期望,也是诗人对其人格的赞扬。
整首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里的祝愿和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