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书春晚下渔矶,中岁行藏与愿违。
鸥鹭自来还自去,江山疑是又疑非。
难将寸草酬萱草,且著鹑衣拜衮衣。
但得圣恩怜老母,满船明月是归时。

诗句释义与赏析:

台书春晚下渔矶,中岁行藏与愿违。

翻译:
春天的夜晚,书信在台边落下,渔夫的家在水边。中年的生活,行动和愿望都与初衷相悖。

注释:

  • 台书: 指书信。
  • 春晚: 指春天的晚上或傍晚。
  • 渔矶: 指渔船停靠的地方。
  • 中岁: 中年时期。
  • 行藏: 指行动和计划。
  • 与愿违: 违背了原本的愿望。

此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他在中年时对生活态度的变化,即他的行为和计划不再如以往般符合自己的初衷。

鸥鹭自来还自去,江山疑是又疑非。

翻译:
海鸥和鹭鸶自由地飞来飞去,但它们究竟是来还是去,我无法确定。江山仿佛是真实存在的,又好像不是。

注释:

  • 鸥鹭: 鸟类,此处借指自然界的元素。
  • 自来自去: 形容鸥鹭自由自在地来去无阻。
  • 疑是又疑非: 表示对某物的真实存在与否的不确定感。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一种对世界本质的困惑和探索。

难将寸草酬萱草,且著鹑衣拜衮衣。

翻译:
很难用一寸小草报答萱草的恩情,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向华丽的衣服致敬。

注释:

  • 寸草: 指微薄的礼物。
  • 萱草: 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母亲的爱。
  • 衮衣: 古代官员的礼服,这里用来象征尊贵的地位。
  • 且着: 穿着。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一方面想报答母亲之恩,另一方面又因地位悬殊感到自卑。

但得圣恩怜老母,满船明月是归时。

翻译:
如果能获得皇帝的恩典让母亲得到照顾,那么满船的明月就是回家的时刻。

注释:

  • 圣恩: 皇帝的恩典。
  • 怜老母: 同情并关照年迈的母亲。
  • 满船明月: 形容回家时船上月光如洗的美好景象。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地位的复杂关系,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个人境遇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情感上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