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名誉塞乾坤,公与时人作法根。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这首诗是奉赠给朱都宪的。朱都宪,即朱德润,字公亮,号东园,浙江嘉兴人,南宋理宗淳祐年间进士,历官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等职。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奉寄朱都宪 —— 敬献给朱都宪先生(朱德润)。奉寄,表示敬上之意,将诗歌赠送给他。
古来名誉塞乾坤 —— 自古以来,名誉遍布天地之间。
公与时人作法根 —— 你(朱德润)就像当时的人一样,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眼见晦明真有数 —— 人们看到的黑夜与白昼,其实都有规律可循。
心知肉骨更何言 —— 即使骨肉之躯已经化为尘土,但精神永存,无需多言。
全家可食□□报 —— 家族中的成员可以享受丰收的喜悦。□□报,指的是收获的果实。
千里如□□岳尊 —— 千里之外的风景,宛如雄伟的山岳一般尊贵。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 将来你的功绩和才学将载入史书,你的名字和书法将在龙门镌刻千古。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表达了对朱德润先生的敬仰之情。首句“古来名誉塞乾坤”表明名誉无处不在,强调了朱德润作为时代楷模的地位。接下来四句通过“眼见晦明真有数”与“心知肉骨更何言”两句诗意相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朱德润人格魅力的赞赏。最后两句,“全家可食□□报”与“千里如□□岳尊”展现了诗人对朱德润家族的美好祝愿,同时“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朱德润在历史上的地位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典型的颂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