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篱前紫涧滨,拍天波浪已无津。
几时木屐还来此,何处渔船肯共人。
荣叟自便多乐在,居山真忍百年贫。
东西好记闲游处,山月留谁话此因。

【注释】

青竹篱前:指山中的小径,因有青竹为篱而得名。紫涧滨:紫色的溪流边。拍天波浪已无津:“拍”是击打的意思。意思是说拍打着天上的波浪却再也找不到渡口了。“津”是指渡口。几时木屐还来此:什么时候能再来到这里(这里指的是隐居之处)。“来此”即“来”。何处渔船肯共人:哪一天会有渔船与行人同游?“肯”是愿意的意思。荣叟:春秋时期的荣伊,字子阳,他隐居在山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自便多乐在:自己觉得安于这样的生活很快乐。“自便”是任凭、任从的意思。居山真忍百年贫:居住在山上,真是忍受了百年的贫困。“真”是实在、真的意思。东西好记闲游处:哪个地方适合去游玩呢?“东西”是指方向,“好记”是值得记忆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山中生活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自己隐居山中的生活和心情,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青竹篱前紫涧滨”,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环境。青竹篱笆,紫色的溪流,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景色既幽深又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次句“拍天波浪已无津”,则更具体地描述了隐居之地的特点。在这里,拍打天空的波浪已经没有了渡口,意味着这里是一个难以找到出路的地方。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仍然选择在这里隐居,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和坚持。

第三句“几时木屐还来此”,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何时能够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呢?这个问题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荣叟自便多乐在,居山真忍百年贫”,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心境。荣叟,春秋时代的一位隐士,他的隐居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满足感。而诗人则选择了隐居山林,忍受了多年的贫困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选择的坚持和对清贫生活的接受。

最后两句“东西好记闲游处,山月留谁话此因”,则是对整个隐居生活的总结和展望。诗人认为,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把这个地方作为一个重要的记忆点。同时,他也期待有一天,能够有人与他一起分享这段隐居生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和心境。通过对山水、人物、时间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美丽的隐居之地,感受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