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峰峦今属谁,携来四百布囊垂。
或嫌珠佩多遗恨,化作长髯未可知。

【注释】

海上峰峦今属谁,携来四百布囊垂:海上的山峰现在由谁占有了?你带回来四百匹布,悬挂在腰间。

或嫌珠佩多遗恨,化作长髯未可知:有人恐怕是嫌弃这些珍珠玉器太多了,留下遗憾;这些宝物如果能变成长长的胡须,那就更好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张廷实的回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首先看首句中的“峰峦”,它指的是山,也可以说是指代诗人的朋友。因为山有高耸入云的特点,所以用“峰峦”来比喻人,也是十分贴切的。而“今属谁”则表示现在归谁所有,这一句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深意。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向朋友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局势的担忧和忧虑。

诗人又提到了“四百布囊垂”,这里的“布囊”并非单纯的物品,它代表着诗人对于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因为布囊里装满了各种珍贵的物品,所以当它们被携带到身边时,就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诗人以“或嫌珠佩多遗恨,化作长髯未可知”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有些人可能因为过于追求物质财富而感到遗憾,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失去生命。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些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那么就能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机遇。

这首诗通过对“峰峦”、“布囊”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对于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