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多奇险,兹岭冠群峰。
栈道一千里,函关百二重。
边声愁虎豹,海色落芙蓉。
之子三年戍,勋名待锡彤。

东南多奇险,兹岭冠群峰。

栈道一千里,函关百二重。

边声愁虎豹,海色落芙蓉。

之子三年戍,勋名待锡彤。

这首诗《为刘君道赋昱岭关》是元末明初的诗人郭奎所创作的。诗中描述了昱岭关的地理位置及其壮丽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守卫此地的士兵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解读:

  1. 东南多奇险:首句“东南”指的是地理方位,暗示了昱岭关地处偏远、地势险要的东南方向。而“多奇险”则直接点明了这一地区的自然和军事特点,突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2. 兹岭冠群峰:第二句中的“兹岭”特指昱岭关所在的山脉,“冠群峰”则形容这座山在群山中的独特地位,如同冠冕一般,凸显其巍峨壮观。

  3. 栈道一千里:第三句“栈道”指的是古代为了运输军需物资而修建的山路,“一千里”强调了这条路线的漫长,反映了昱岭关与外界的联系紧密,也暗示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4. 函关百二重:“函关”通常指的是函谷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关口。“百二重”意味着这里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军事要塞,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5. 边声愁虎豹:这句表达了昱岭关附近边境环境的严峻,可能由于地形复杂或常有野兽出没,使得守军时常感受到威胁,但同时也显示了他们不畏艰险、忠诚守护的决心。

  6. 海色落芙蓉:这里的“海色”可能指的是大海的颜色,而“芙蓉”则是莲花的别称,常用于比喻美丽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昱岭关周边海域的壮丽景色,以及海浪拍打岸边时的美丽画面,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壮美的感觉。

  7. 之子三年戍:这句是对那些长期驻守昱岭关的士兵们的致敬,表达了对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崇高敬意。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人职业的尊重。

  8. 勋名待锡彤:最后一句是对那些在昱岭关守卫边疆的士兵的期望和祝愿。“锡彤”在这里可能是指给予士兵荣誉或封赏,而“待锡彤”则表示等待这一刻的到来,表达了对士兵未来成就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昱岭关的雄伟壮观及士兵的英勇无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